方孝孺亲自将把秃孛罗一行人安排在会同馆后。
带着周潮,匆匆入宫。
刚来到御书房附近。
就看到,朱元璋带着太子、太孙以及内阁众人,站在御书房外等着。
方孝孺和周潮忙加快脚步。
“拜见师公(陛下)!”
“起来起来!”朱元璋说着,亲自把周潮扶起来,看着周潮,含笑满意点头,拍着周潮肩膀,连说道:“好!好!好!能给你们这些优秀的孩子当师公,是咱的荣幸啊!”
身后,齐泰、黄子澄的脸色变了变。
不就是治理了蝗灾嘛。
朱皇帝也太抬举这个研究杂术的小子了吧!
周潮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了,一个劲儿笑着挠头。
哈哈……
顿时把朱元璋逗得爽朗大笑,抓住周潮的手,“走,到御书房给师公好好细细讲讲。”
……
御书房内。
周潮详细讲述治理过程,以及治理成果。
最后总结道:“师公,眼下示范区的蝗灾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了,再过一个月时间,投放的鸡,就应该捕获,往后,示范区内,百姓散养一些鸡,配合椋鸟等蝗虫天敌鸟类,很快就会重新形成一个稳定的生物链……”
……
“不过,随着工业活动的越来越频繁,未来,人对环境的影响,对生物链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类似此番这种天灾,一定会更加频发,想要防范灾害于爆发前,朝廷最好还是要培养一支,掌握检测环境和生物链变化能力的团队……”
……
“不发展不行,发展,就要做好,人为干预调整生物链的准备。”
……
朱元璋认真倾听,不时点头。
等周潮话落后,说道:“师公知道了,稍后,师公会从民间百姓家,挑选一批聪明好学的孩子,送到燕京,朝廷出资,委托你的研究团队,帮忙委培,这样可好?”
周潮笑道:“这样最好不过了,临行前,师傅就这样说过,不过师公不要挑选那些特别聪明的,太聪明的人,恐怕不喜欢研究生物这种杂学,最好选拔那些,能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的人,其实,搞研究,不需要太聪明了,主要是有耐心,能十数年如一日,耐得住寂寞。”
朱元璋听闻这番话若有所思。
他当然不是怀疑小周潮这番话。
而是,思考小周潮选拔研究人员这种要求。
这肯定是老四的想法。
收起思绪,笑问:“对于蒙古求援,你这个小家伙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