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暃柴那家伙不是也不废柴吗!
谐音梗不可信!
贡生进场后,对着李天高呼万岁。
接着内阁首辅唐孝仁,宣读了陛下亲自拟定的题目。
“论施政得失”。
这下连唐孝仁都吓了一跳。
陛下这是想问政啊?
科举制度,其实来源已久。
但是大周现在的科举,是大面积的科举考试。
在汉朝时期,还有种小规模的科举。
那种科举称作制科。
可以参加制科的,全是全国闻名的饱学鸿儒才子。
而可以考中制科的,便可以飞黄腾达。
策论这个类目,就是在制科考试中出现的。
到了宋朝,便是科举与制科并行。
科举用来大面积选拔人才,制科则是留给精英的单独通道。
宋朝的制科还要求,得已有官员身份的才可以参加。
算是遴选类的考试。
著名词人苏东坡,便是通过制科选拔,被认为是将来的宰辅。
科举也好,制科也好。
策论最初的想法,就是陛下向天下士子,寻求施政问题的良方。
发展到大周的时候,策论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题目。
所以大周的策论,通常也是理解四书五经为主,甚少涉及到朝堂政策。
例如“论施政得失”这类题目,便算是问政了。
所有的贡生都激动起来。
今年的殿试考题居然是问政!
这代表什么?
代表陛下不耻下问,向这些贡生询问,“朕做的如何?”
这策论要是答好了,可是可以名留青史的啊!
有一篇留名的问政文章,便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写出的《天人感应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