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任道:“小人回程时路过太医院,寻思着府中亲卫训练,难免有些损伤,便请了两位回来备用。”
“哦,可是太医?”
“些许跌打损伤,如何能够劳动太医,只是两个学徒而已,名为楚闲、赵芒。”
愚任又道:“想着府内急用,小的许了颇多的待遇。”
“详细说说。”赵桓来了兴趣。
“二人轮流来府中值守,月俸十五贯,府中藏书尽皆开放,另外,府中当辟一铺,作为其施药的场所,药材皆由东宫出。”愚任道。
许是怕赵桓不懂其中的弯弯绕,愚任进一步解释道:“小的意思,施舍医药为太子扬名,以收揽民心仕望。”
“想法甚好。”赵桓停笔,沉思片刻道:“带二人来见。”
不一刻,仆役领着两个人到来。
都是三十多岁年纪,放在杏林里,也就是初出茅庐的年纪,难怪在太医院里做学徒。
“见过太子。”楚闲正礼参拜。
赵芒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敷衍的态度十分明显。
然而太子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范仲淹曾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加之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宋朝医生的地位一直在提高。
当朝杏林第一圣手寇宗奭曾经做过县吏,不受重用,后因著有《本草衍义》而加官通直郎。
通直郎乃是正六品,比上县知县高两级。
由此可见,宋朝对医生确实优待。
甚至,宋朝设有专门医学。
能请回来两个学徒,愚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毕竟,太医院的学徒,放到县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扛把子。
有求于人,又要表现的礼贤下士,太子焉能发怒?
“免礼,请坐!”赵桓伸手虚邀道。
“多谢太子殿下。”楚闲谢道。
赵芒还是东张西望,径直坐了,直视太子于无物。
赵桓道:“东宫自有临街店面,二位可去看看是否合适。”
“太子仁厚,果然名不虚传。”楚闲捧了一句。
赵桓笑笑,道:“二位来此,本王有些想法欲探讨一二,若有错失,多多包涵。”
楚闲道:“殿下言重,有话但说无妨。”
“二位可知,褒王因何早夭?”赵桓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