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规模越大,需要缴纳的税款就越多。
这种阶梯式税率,并非基于朴素的仇富心理建立的。
它的建立,皆因大周朝廷担心出现庞大的垄断组织。
所以,才对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公司征收高昂的赋税。
其实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分家,拆分成很多个小型的商业公司。
和石强说了一下税务的个中原理之后。
陶海彦继续说道:虽然朝廷想打击那些较大的商业实体。
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其实在商界,有很多人既不想承担高昂的税款,又不想把自己的产业进行拆分。
所以在商界,有很多人试图把自己的产业,表面分配给无权无势之人。
那些人由于无权无势,所以即便得到了那些产业,也没法控制。只能接受产业原主人的指示,变成他们的傀儡。
这样一来,那些大商贾既可以掌控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又可以规避高额的税务压力,一箭双雕。
听到这话,石强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
但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朝廷要是真的禁止这种情况,那岂不意味着谁也没法从这些商贾手里拿走财产那还怎样分割他们
陶海彦笑道:那当然要看商贾分割资产的举动究竟合不合理了。
如果是赠与一个毫无根基的普通人,这种行为当然会被看做逃税。
但程序上只要属于合理的范围,那朝廷也不会管太多。
但这样做,这个制度岂非是形同虚设了石强不禁问。
他只觉得,这好像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要是审查太过严格,那就代表着朝廷会确保商贾不管怎么浪,财产也不会损失。
但审查要是不够严格。
商贾又能用这种方式逃税。
而想要保持个中平衡,又很考验官僚的能力—明显,大周的官僚只是一堆蛀虫,并没有这种能力。
对此,陶海彦却笑道:其实这种审查基本不会太严格。
因为要是合法的财产转移,通常意味着对商贾而言有被反噬的风险。
他们要冒着财产被授予者吞并的风险。
而朝廷,只要确保这种风险存在就好。
听到这解释,石强惊了。
原来朝廷真正的杀招,并不是高昂的税务跟严格的审查。
而是赋予商贾随时有可能被自己人吞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