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更喜欢富有。
晁盖每个月的天命值收入已经超过两万,加上前期积累,已经拥有了32145的巨款。
快到双十一了,来一场不剁手的血拼吧!
兴奋的毛驴:6点头,来200头,花费1200点,用于营造司托运建设。
成长的黄牛:7点头,来800头,花费5600点,租赁给庄上农户。
奔跑的蒙古马:80点匹,来300匹,花费24000点,分配给豹韬营120匹,苍狼营180匹。
总共花费30800点,还剩1345点,留着备用。
每月两万的收入看似不少,结果一花起来,嗖嗖就没了。
以前梁山水泊内地域狭小,即便有能力兑换战马,也会小心控制规模。现在有了独龙岗这个方圆三十里的地盘,就可以大规模兑换战马来组建骑兵营了。
豹韬营和苍狼营是打造的重点。
将官可以骑好马,但普通士兵还是用这种好养活的蒙古马比较适合。蒙古马虽然个头小了一点,但耐力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现在先把豹韬营和苍狼营的骑兵架子拉起来,先训练,将来再给他们兑换换乘的马,想要初步形成战斗力,起码也得几个月时间,做到一人双马,慢慢来。
安排好军事方面。晁盖把目光放到民政上来。
他不干涉吴用施政,只把握一个大方向。
如今的独龙镇也如同平静了许久的水潭,突然被放入一颗深水炸蛋,掀起了巨大波澜。
吴用把独龙镇建设当成自己从政的一块试金石,每日废寝忘食。
六十三名学子也放下自己读书人的身段,走上田间地头,甘之如饴。
梁山上剩下的那三十七名学子也转变态度,主动报名前来承担一些启蒙教书任务。
武大郎个不高,关键商业有妙招。逢人三分笑,做事诚信好。梁山泊北部区域很快铺展开商业通道。
扈成被晁盖传授《衙役守则》,面授机宜之后行事也越来越有章法,独龙镇三庄治安稳中向好。
鬼脸儿杜兴与摸着天杜千互相交流建设经验,在梁山大量水泥和红砖的支援下,雇佣了大量百姓有偿帮工,先建设独龙镇内的启蒙学堂。后续再帮村民改造民房。
扈三娘也一改往日骑马挎刀的刁蛮模样,拿起了戒尺,穿起了红装,天天在庄上几百个孩子面前念自己的《三字经》显示读书人模样。
祝家庄百姓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每天充满喜气。李家庄、扈家庄百姓也得到了租赁耕牛的福利,对梁山更加亲近,为晁盖提供了一波天命值。
汤隆则把祝家铁矿重新利用了起来,建成了一座兵器坊。
原本那些被祝家抓来的矿工和铁匠还有七百多人不愿离去,正好可以组织起来。晁盖下令在矿洞北侧平整土地,建设一片新工业区和居住区,围上围墙,命名为独龙坊。
坊内分成工业区和住宅区两大部分,工业区建有挖掘区两个坑道、储存场2座,铁竖炉6座、炼焦炉6座、锻造室3座。
雇工800余人,每月支付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