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还不要紧,吼了更加绝望。“嘶嘶啦啦”的风声夹杂着我的声音,忽远忽近地回荡,虚虚渺渺很不真切。敢情这个地洞不仅深不见底,而且很宽阔。
忽然,我隐约有种很微妙的感觉——好像在哪儿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异常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我深深吸了口气,尽量排空“正在无底洞里坠落”的念头,回忆着从破解密码直至掉进洞里的每一个细节。遇到危险初时慌乱是正常反应,一直慌乱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咦?
我又觉得哪里奇怪,好像做到了某种很困难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到底是什么?
我慢慢吐着气,努力整理着思路,心中突然一动——我早就可以正常呼吸了!
刚掉进洞里,下坠产生的强烈空气对流,导致我几乎不能喘气。恐惧产生的胡思乱想,更是忽略了平时习以为常却异常重要的细节。
毕竟,谁会在意每天喘了多少气、眨了几次眼呢?除非在无法呼吸或者强光刺眼的时候。
我闭上了眼睛。虽然在漆黑的地洞里,这么做似乎是多此一举,却能提高其他感官的敏锐度。
耳边风声依旧呼啸,但是我清晰地感受到——风,是从底部涌上来灌进裤腿,并不是因我下坠,产生的空气对阻现象。
也就是说,我并没有坠落,而是被这股猛烈的气流托住,悬浮在洞里。
忘记是高中还是初中,物理老师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乒乓球放进玻璃容器,从容器底部进风口注入气流,当风速达到一定程度,乒乓球会颤悠悠飘浮不坠。
实验阐述了什么物理现象实在记不起来,倒是让我想起了方才为什么有种熟悉感——《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唐僧师徒四人遇到金角、银角大王,孙悟空被吸进紫金葫芦,变成蟭蟟虫儿才逃出。
虽说我掉进的是老宅地下石洞,此情此景,倒与孙悟空在紫金葫芦里的境遇颇为相似。孙悟空趁着银角大王揭开葫芦塞子,借机逃出,我没那个变身的本事,掉落的洞口早就被乱石掩压,哪有那么容易爬出来?
整明白了并不是坠落,而是悬浮在洞里,我心里轻松了不少。索性任由气流托着,双手垫在脑后当枕头,半躺在空中,感受着气流碰触肌肉,有种按摩的舒适感,居然还很舒服。心说要不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倒是个很不错的休息方式。等忙活完这件事,回去一定弄这个这样的房间享受享受。估计造价遭不住,万一喷风的机器坏了,半空中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就买个带泳池的别墅,效果也差不多吧?
我稍稍愣神,突然想到,应该怎么逃出这个石洞了!拍着脑门暗骂自己不长脑子,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到。
游泳池!
空的泳池需要注水,但是一直灌注,水就会溢出,所以泳池的底部或侧壁都会有排水口。我虽然看不到石洞的形状,可是刚才在老宅,也就是石洞的上方,并未感受到砖缝有空气溢出。换句话说,空气不断注入石洞,必然有个排气口,否则过盛的气流早就把老宅的砖面鼓开了。
既然空气是从底部上涌,那么排气口肯定在石洞上方。这样才能形成气流的循环,使我悬浮空中,而不是被气流推到顶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在掉进石洞时,有“被吸进去”的感觉,并且联想到紫金葫芦。
想到这一层,我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听觉和触觉,体会着气流的走向变化。终于,呼啸的风声中,我听到了“嘶嘶”的气流倒吸声,左侧身体察觉到轻微的牵扯感。
我调整身体方向,像在水中游泳,手脚摆动,轻飘飘“游”向左上方。黑暗中目测不到距离,大概“游”了三四米,空气抽吸的感觉愈发强烈,身体逐渐不受控制,任由这股吸力,把我拽了过去。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空气的流动声更加凄厉,“呜呜”的就像无数厉鬼哀嚎。我突然有些后悔这个决定,谁知道排气孔通向什么地方?指不定还有什么幺蛾子等着我。
就在这时,那股吸力突然间增强了数倍。就像有个无形的巨手,把我狠狠攥捏,胸肺的空气一点点挤压出体外,内脏几乎要顶出肋骨,眼球凸出眼眶,甚至连舌头都像被钩子穿透拖出口腔。
我甚至听到骨骼“咯噔咯噔”的挤压声,无法形容的痛楚更是让我濒临肉体极限,意识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