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胡惟庸案是一个例外。
那纯粹是胡惟庸这家伙自己作死。
在未来,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之后,他做了七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
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
这么一来。
到底你胡惟庸是皇帝,还是他朱元璋是皇帝?
不仅做了皇帝做讨厌的结党营私的事情,更是越职了,再加上当时老朱同志已经在琢磨着废除丞相的职位了,胡惟庸这样子刚好撞到了枪口上,那纯纯就是冤大头一个。
只可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原本老朱同志是不打算对淮西的武将集团动手的,哪怕他们的确嚣张跋扈,做了一些违法大明律的事情,念旧的老朱同志也是依旧想着兄弟们的好,保持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打算将他们留作标儿登基之后的武将班底。
然而。
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的接连离世,直接让老朱同志心态崩了。
他根本不指望一个不满十岁的孙儿,能够驯服这帮骄兵悍将们,再加上蓝玉等人实在是做的太过分了。
已经进入到‘红温’状态的老朱同志。
当即进入到了翻旧账的状态。
为了给自己孙儿扫平障碍,也是为了大明帝国未来的巩固,避免出现君弱臣强的局面,也就只有他朱元璋来当这个恶人,开始大杀特杀了。
“棣儿啊,你说的很好,但是只说对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
“虽然咱想出了授封将帅的办法,但是还没有想出来制约他们的主意。”
“。。。。。。。。”
朱元璋开口说道。
身为一名皇帝,需要想的东西自然要更多。
恩威并施!
也就是一手萝卜,一手大棒的做法!
那基本上是基础操作了。
不把这些骄兵悍将们治的服服帖帖的,他是绝对不会轻易给他们好处的,要不然有些家伙还不蹬鼻子上脸了,到时候头脑发热做出一些坏事来,他朱元璋是处理还是不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