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京城站认购结束,看看具体情况再说吧。”
林子泰没有拒绝,因为企业路演时,如果投资者反馈良好,认购数量较多,是可以适当上调发行价格。
这不算是坐地起价,因为他们以97元的价格,把内地三城的发行权,全部给中银承包,无论上调多少都是中银的额外收益。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首站认购的投资者,让他们还没有中签,就已经有一种盈利的感觉。
同时也能让后来者有危机感,下一站可能再次上调价格,从而选择积极认购。
虽然最低认购1000股,但投资者为了增加中签的几率,认购几万股,几十万股也是常有的事。
假设中签一万股,发行价上调0。2元,代表要多缴纳两千块,十万股是两万块。
不仅如此,追涨杀跌的从众心理,几乎适用于任何情况。
如果京城站认购超30倍,打了业界专家学者的脸上,下一站却不上调发行价格,容易让投资者心有顾虑。
是不是这家企业有什么问题,所以在市场反馈良好的情况,依旧保持原价发行。
综合种种情况,企业在IPO时,如果市场反馈良好,上调发行价,比不上调好。
与此同时,线上的直播平台,在直播间的左上角实时更新认购资金。
陡然出现的11位数,第一位数还是八,直接直播间的网友干蒙。
一小时认购资金超过八百亿,认购倍率达到惊人的13。67倍。
<divclass="tentadv">第一个小时就超13倍,最终明显就是奔着30倍以上去的。
这他妈是一家实体企业IPO该有的数据吗?
实体企业毕竟不像互联网企业,无法给产品赋能,也讲不出太好的故事。
在产品不加价的前提,每年的销售额,以及总营收几乎一眼就能看到头。
如果市场稳定,那么今年赚100亿,明年最多就赚110亿,后年估计也差不多。
无法像互联网企业,今年亏损十亿,明年暴赚100亿,哪怕明年也亏了,但后年说不定能赚。
有期待感,可以发挥想象力,因为不知道未来,所以可以近乎无限的透支潜力。
例如曾经外卖行业的千团大战,那几年每年烧掉几百亿,而最终活下来的就可以开始收割商家、骑手和顾客。
一家实体企业能这么受到投资者追捧,放眼全球,也只有那么几家跨国垄断性巨头才能办到。
无数还在观望的投资者,得知消息,发了疯似的,带着大量资金杀入中银证劵。
刚要点击确定认购股票,却又想到,抱着跟他们同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少。
因为企业IPO路演时,每一站的认购倍率越高,那就代表中签的几率越低。
虽然下一站可能会上调发行价,但相应的,中签几率也会变高。
内地三城,每次只发行6400万股,但香江一地就有1。28亿股。
无数投资者在节省成本,与提高中签率之间,矛盾的渡过了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