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一边安顶棚,一边工作学习,母亲一直忙着自己的针线活。
这个时代冬天是真冷,没有工业化,没有集体供暖。
屋子大了是很浪费煤的事,兄弟两到城外砍些死树,据好拉回家做为煤炭的补充。
每天放学溜达到家具厂门口敛活,一趟挣个三五千的。
王河下班后就到别人家去做家具,周末一直在干私活。
孙兰做好新棉被,又把旧的拆掉,棉花从新弹弹,重新做成被子褥子。
拿兄弟俩捡回来的破麻袋加破布洗洗做成门帘,好不好看不重要,保暖就行。
忙忙碌碌的到了12月底的时候,街道办到大院开会,通知把自己的户口都办理好。
北京施行新的户籍制度。
放了寒假是哥俩最难过的日子,穿的破破烂烂,两人走街串巷的去收破烂。
还真有好东西,破了皮的书啊,有点磕巴的坛坛罐罐。
最多的还是破棉袄,酒瓶子。一直到春节也挣了十几万。
这个春节很冷清,也不敢花太多钱买吃喝。
年后开学,兄弟俩老实了,就是身高长了一大截,傻柱见了两兄弟头躲的远远的。
55年三月一日开始发型第二套人民币,以后就可以不用那么大的单位了。
王河也适应家具厂,当了个小组长,工资每月四十块。
三月中旬,兄弟两个开始翻后院的地,准备种菜。
王河也在家用兄弟俩打的柴给孙兰做了两个鸡笼。
母亲已近开始在西厢房养买回来的二十只小鸡。
天气渐暖,兄弟俩种上菠菜,油菜,大葱,晚上用拆下来的门帘盖上保持地温。
又从乡下寻了两棵苹果树一棵石榴树种在前院。
柳树和小草发芽时,种了卷心菜,辣椒,茄子,西红柿。
半大的鸡也进去了鸡笼。
五一开始家家户户就发了粮油证,按证购买。
王家一个月粗细粮食共122斤。
四合院开始安装自来水,王家也开始了大工程。
从西边仓库接进来自来水入户,单独水表。五十多块的大支出。
然后开始休下水道,卫生间,土暖气,几乎将家里的家底花干净。
易中海想用自来水拿捏王家的计划破产。
五月兄弟俩一直在拉人送货,直到麦收。
暑假的到来。兄弟就开始早上收菜,王义卖菜,王仁收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