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丑我丑!这是开玩笑啊,你别生气!”王扬看出谢星涵有点急了,现在有求于她,不敢再逗。
“还开玩笑?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事情不按你的预料发展怎么办?巴东王不会放过你的,就算你抬出琅琊王氏也没用!”
“你就放心吧,只要你按我说的做,一定没问题。因为这不是我的预料,而是经济学原理。”
“什么理?”
“呃。。。。。。反正就是自然规律。也不需要知道什么理,你可以多读几遍太史公的《货殖列传》,里面也有同样的道理。”
谢星涵秀眉轻皱:“《货殖列传》我自然是读过的,你说它里面有。。。。。。”她说到一半停住,星眸微微一亮。
王扬看出谢星涵有所悟,感慨道:
“司马迁实在是了不起,我们现在说的史书,都是‘经史子集’确定后的概念,但汉初四部之学,尚未有明确区分。故而与后来史书单纯记事不同,太史公是融合各家学问、以总领一时代之精神的大气魄写史。
由是有刺客,有龟策,有游侠,皆单独成传,都是他对于一个时代风气的认识与总结。所以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所谓‘一家之言’,就有子学的意味在了。追比诸子,可谓卓然成家矣!
观其《货殖列传》讲商贾地理,《河渠书》讲水利,《平准书》讲经济政策,这等胸襟见识,都不是后来专修一史的史官能比拟的。。。。。。不是,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王扬说到一半,被谢星涵看得有些不自在。
“经史子集这个词我从来没听别人说过,我们都以‘甲乙丙丁’来代表四部之学。”
“哦,反正是一个意思。”王扬之前还真没注意过“经史子集”这一说法起源于何时的问题。不过甲乙丙丁代称四部学问是古文惯例,一直到清代还有人用。
“你通《尚书》,能清谈,知兵略,似乎对乙部之学也颇有研究,你到底是从哪来的?”谢星涵看着王扬,明媚的小脸上满是困惑。
王扬回避话题道:“你不早都知道了嘛。”
谢星涵盯着王扬不说话,眸中闪着审视的光芒。
王扬则摆出一副“任你怎么看,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怎么,看我很帅吗?”
谢星涵懵懵的:“很衰?什么很衰?哪个字?”
王扬笑道:“不重要,反正你知道我很帅就行了。”
谢星涵表情微妙:“你很衰不很衰我不知道,反正三天后粮价不降,你会很惨。”
王扬信心十足:“只要你按我说的做,不会不降的。”
谢星涵眨了眨眼睛,用很无辜的语气说道:“可是,我并没有答应要帮你呀!”
王扬赶紧套近乎:“别呀!就凭咱俩这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