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才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报纸上都说了,一千多万毕业生亟待分配工作,他们要在学校待几年?
李学才很怕二哥毕业了,李姝都准备上大学了,他还念大学呢。
那他还不七老八十了才能毕业啊?
要不怎么说这个弟弟心智还有点幼稚,不怎么成熟,扔单位里磨练磨练是应该的。
李学武给出的回答很直接,水池子就这么大,水满了必然要往外流的,他就等着水满那天就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一个,从去年开始,闹了这么凶的形势,不也说变就变了嘛。
李学才这个弟弟啊,天生的被家里保护的太好了,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有好处,也有坏处。
当医生的,还是仁心多一些为好,李学武也没指望他能多出息。
在车上,母亲刘茵又问起了赵副院长的情况,自从赵侠没了以后,听说对方的身体不是很好了,尤其是这个时期,有了提前退下来的念头。
李学武却是没在意这个,到了他们这个位置,不是说你想退下来就能退下来的,身后多少人跟着呢。
影响面太大了,不仅仅其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包括工作上的环境。
看红星厂工会主蓆熊本成就知道了,都被老李收拾成那哔样了,没事就去厂医院消耗消耗医疗资源去,可不还是坚持着,硬挺着呢嘛。
反正就是块臭狗屎,赖也得赖在那,老李也没有赶他走的心思。
这样的人有存在的必要性,包括赵玉峰也是一样,更何况中医院有不少项目和工作都是他来负责的。
丧子之痛需要半生才能走出来,甚至要到临终的那一刻也不会释然。
但生活还要继续,工作还要坚持,这是组织干部铁的纪律。
-----------------
回到大院这边,恰好沈国栋接了麦庆兰娘俩过来吃饭。
最近这半个月,不仅仅大哥大嫂回学校报了到,李学才、麦庆兰、苏晴等等,就连李学武自己也是一样。
师母韩殊在学校办公室里找他谈了话,按照教授们共同出具的教学评估报告,经过学校教务处审核研究,决定将他的教学年级提到了大三。
也就是说,六五年下半年入学,到今年他正好追上了教学的进度。
虽然工作很忙,虽然学习的质量很一般,但他还是努力地坚持了下来,教授们也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他也知道,他是教授们在这两年唯一带教的学生,闭着眼睛都能拿第一,说合格,有多少水分是面子的关系,真的不好说,说不好啊。
首先,他是教务主任韩殊和校长裴大宇特别安排的教学任务。
其次,他是钢铁学院校企合作对象红星厂的厂领导,是干部身份。
最后,在特殊的两年时间里,这个学生不仅保护了教授们的安全,在人情世故上也做的让人挑不出毛病。
虽然这个年代讨厌学术虚假,更看不起走后门、走关系,但李学武的身份和超远距离的眼光,以及独特的思维能力,让教授们心甘情愿地为他的学习成绩背书。
不难猜测,当李学武随同大三学生于明年毕业时,他的学籍里必然存在许多教授书写的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