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太阳刚露头,露水不重,一家人搬着桌椅板凳到院子里吃饭。
张杏花老汉死的早,一个人拉扯三个儿子长大,很不容易。三个儿子也孝顺,这是让她最欣慰的。
张杏花说道:“以后清哥儿就是咱们老宋家的人了,以后咱们老宋家心往一处去,劲儿往一处使,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来,吃饭!”
张杏花发了话,一家子人开始吃饭,她自己是有闺女的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倒不严重。她给大毛和大妞都盛了碗肉,俩孩子虽然一个五岁一个三岁,但已经能自己把扒饭吃肉了。
到了宋声这,张杏花不仅给了他盛了碗肉,又把煮好的鸡蛋给他拿了一个,“声儿啊,你读书辛苦,多吃点。”
肉眼可见的偏心,但看旁人都没太大反应,大概是已经习惯了。只是宋声却不能任由她这么做,大伯母一家和二伯母一家虽然嘴上不说,但日子久了,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意见,他不想弄得跟书里一样最后分了家。
本朝建朝时间不过几十年,因为朝代更迭,发生的战乱只多不少。老百姓靠天吃饭,时道不好的时候还会出现灾荒,因此人口急剧减少,大量荒田等着耕种。
朝廷有法令,田地是按家中的人丁分的,不论男女都能分到田地,只是男丁分的更多一些。
《景田令》规定,年满十八岁的男丁每人可以按人头分到四十亩世业田和二十亩活业田,而成婚后的媳妇儿和哥儿在夫家按人头可以分到二十亩世业田和十亩活业田。
世业田不准买卖,又称为祖田。而活业田是可以进行租赁买卖的,但人死了官府就要回收回去。
所以家家户户都希望人丁兴旺,多生孩子就能多分些地,对他们这些世代耕种的人家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根儿,能生孩子就多生几个。
只要爹娘在,除非家里矛盾难以调和,日子过不下去,否则是没有人会分家的。对他们来说,分家就意味着一个大家庭的没落。
原书里宋老大和宋老二都老实憨厚,就算老母亲偏心,也没有提过分家的事。一直到后面宋声三十多岁的时候,把家底儿败了个精光,大房和二房才提了分家。因为分家的事儿,张杏花气得大病了一场,身体开始每况愈下。
宋声一看他大伯二伯家的堂哥堂嫂都没鸡蛋,他道:“奶奶,今天肉多,鸡蛋也够吃,咱们全家一人一个好不好?您也吃一个,别总把东西省下来给我们吃。”
鸡蛋在乡底下属于荤腥,平日里没个什么事儿是很少吃鸡蛋的。昨天办喜事村里人送了不少鸡蛋过来,这会儿他们家是不缺鸡蛋吃的。
张杏花闻言眉开眼笑道:“我们声儿真是孝顺,好,一人一个,奶奶也吃。”
张杏花虽然偏心,但对自己却是舍不得的。平日里有什么好的她都给家里人留着,更何况当初带着宋家三兄弟讨生活那么艰难,她都没有想过改嫁,所以老宋家的儿子都很孝顺敬重她。
对于陆清这个新夫郎,张杏花也爱屋及乌地关心了几句,给盛了肉和鸡蛋过去,让陆清心里多少踏实了些,最起码宋家没有嫌弃他是个哥儿。
而且吃饭的时候宋声还给他多加了一块肉到碗里,他脸微微一红,觉得相公待他可真好。
吃过饭就是收拾碗筷,刷锅洗碗。
陆清在一旁收拾着,他把收拾好的碗筷放到之前洗菜的盆里面,里面洗菜的水还没有倒,先用洗菜水过了一遍碗筷。
大嫂孙氏也来帮忙刷锅洗碗,二嫂李氏则是忙着给家里的鸡打鸡食。
没一会儿,碗筷就洗好了,锅也刷好了,灶房也都收拾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