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袍小将闻言,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向洪承畴,拱手一拜。
“在下吴三桂,自山海关赶来,前线战事紧急,路途遥远,又需处理诸多军务,因此耽搁了些许路程,还望海涵。”
洪承畴闻言,眉头微皱,喃喃自语道:“山海关,吴三桂,吴三桂。。。。。”
随即他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忌惮。
“你就是我圣明十五岁就踏入破虚凝元境的那个武状元,总兵吴襄之子,吴三桂?”
吴三桂不卑不亢:“正是在下,见过诸位同僚。”
听到对方是吴三桂,众人都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敬佩与赞赏。
毕竟,吴三桂的事迹在圣明军中可是广为流传。
圣明武状元!
从小在军中效力,杀伐果决,八岁踏入登堂入室境,十岁突破融会贯通境,十三岁突破破虚凝元境,如今十五岁的年纪便已是破虚凝元境三品的修为。
这等修为突破速度,在圣明军中堪称独一份儿!
他更是在山海关屡立战功,是圣明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众人纷纷上前,与吴三桂互相做了自我介绍,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而洪承畴则在一旁,面色阴晴不定。
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新帝的召见中,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让这个年轻的吴三桂抢了自己的风头。
就在此时,锦衣卫骆养性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圣旨,高声宣读。
“陛下有旨,召集在场的十位大人即刻进宫面圣,不得有误。”
众人闻言,纷纷整理衣冠,随骆养性进宫。
奉天殿前,阳光洒落,金碧辉煌的建筑在光辉中更显庄严。
文武百官身着各式官服,按照品阶依次排列,自大殿两侧延伸至远处。
随着朱由检步入殿前高位。
鼓乐齐鸣,声震云霄。
百官纷纷跪拜,场面宏大而肃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划一,回荡在紫禁城内。
仿佛连天地都在回应这份忠诚与敬畏。
朱由检缓步走上龙椅,一只手撑着头,目光深邃,扫视着脚下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