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兵家的存在与战争息息相关,唯有天下纷扰、战事连绵,兵家方能获得更多的信仰与供奉。
念及此,朱由检微笑着对茅元仪说道:“茅先生,朕对兵家的兵法谋略向来推崇备至。不知茅先生对战争有何独特见解?”
茅元仪闻言,眼中闪过一抹锐利之光。
他放下茶杯,侃侃而谈:“战争,乃国家之大事,关乎生死存亡,不可不慎重对待。”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胜负参半;不知彼,不知己,则每战必危。”
“因此,在下认为,战争之胜负,关键在于对敌我双方的了解与掌控。”
朱由检点头表示赞同,并继续说道:“茅先生所言极是。然而,朕以为,战争不仅是谋略与兵力的比拼,更是对国家实力、民心所向、天时地利的全面考量。茅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茅元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对战争竟有如此深刻的洞察。
略作思索后,他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中肯。战争确是国家实力、民心所向、天时地利的综合体现。然而,兵法亦云:上策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因此,在战争中,谋略与兵法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茅先生所言甚是。朕对兵家的兵法谋略一直极为赞赏。然而,朕亦深知,战争并非解决纷争的最佳途径。因此,朕期望圣明能在和平中繁荣发展,而非依赖战争来扩张疆域。”
朱由检并非不愿征战,而是目前他需先发展圣明的国力。
国力不济,何以言战?
待国力充盈之时,他朱由检定要横扫八荒!
“陛下所言甚是。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往往难以规避。”
茅元仪语气一转,沉声道:“即便你圣明渴望和平,恐怕也已难以实现。因为我的师兄尉缭已投身仙秦,担任国师,助嬴政一统天下。”
“仙秦本就实力强横,尉缭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恐怕不久的将来,整个天下都将陷入战火之中。”
朱由检闻言,眉头紧锁。
历史上的尉缭,乃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
尉缭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其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均极为卓越。
此次尉缭前往仙秦,定会助力始皇帝嬴政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壮大。
对圣明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朱由检心中暗自盘算,尉缭既然已下山投身仙秦,那同为师兄弟的茅元仪自然也可下山。
况且,茅元仪身为兵家传人,精通兵法,若能将其招致麾下,对圣明而言,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念及此。。。。。。。
朱由检决定,定要设法让茅元仪为圣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