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那个时候,国内的工业化,经济也发展到一定地步了。
军事在前,经济在后。
用不了二十年时间,大概就能掌控东亚诸国。
而现在,仅仅只是开始布局落子。
这是真正的十年大计,二十年大计。
……………………………………
英国方面,也嗅到了清国最近在东亚诸国的外交政策,显得非常主动。
因为总理外事衙门那边,相关的司不断成立。
高丽司,日本司,琉球司,越南司,英国司,美国司,法国司。
偏偏没有俄国司,当对方极为震怒。
俄国公使屡次去见卜鲁斯公使,说清国人在这一战之后,变得野心勃勃了,外交方面非常的激进。早晚有一日,会破坏西方世界在东亚的利益。
请卜鲁斯转告伦敦,将这些事情汇报上去,请求伦敦在外交上对清国进行打压。
英国公使卜鲁斯准备了两份报告。
一份报告,就如同俄国公使说的那样,说清国在东亚的外交上,已经展现出了不合理的野心,希望伦敦方面对其进行打压。
而另外一份报告,则几乎是相反的,说清国正在和大英帝国处于最密切的时候,外交上也亦步亦趋,完全配合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
前面这一份是实情,后面这一份是瞎话。
犹豫了良久之后,英国公使卜鲁斯直接烧掉了前面那一份报告,决定把后面那份瞎话报告,递交给伦敦。
人总不能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是吗?
大英帝国在亚洲就两个利益核心,一个是清国,一个是印度,剩下的一切,都是不太重要的。
苏曳的政策就算再激进,也不会把手伸到印度去。
在很长时间内,清国和大英帝国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摄政王和他卜鲁斯的利益更加是一致的。
……………………………………
接下来很长时间,苏曳都在皇宫之内办公了。
有些时候,甚至就留宿皇宫。
有一种故意不避嫌的架势了。
随便你们怎么传,等你们传个一年半载,也就懒得传了。
届时,整个天下也都接受了。
先帝绿也就绿了,难道你还想要为他讨回公道不成?
当年多尔衮当政的时候,怎么没有人为太宗皇太极讨回公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