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绵想了想,“妹妹的意思是,通过重注《贞烈传》,把习骑射的事变成符合闺阁礼仪之事,令御史再无话可说。”
“这本来就合乎礼仪。《贞烈传》里并没有说女子不得习骑射,只是《贞烈传》一味说女子要贞静淑德,让人产生一种错误认知。”荣烺道,“圣人的书不也有各种各样的注释,哥,你说,人们为什么要注释圣人的书?”
“为了便于今人理解学习。”荣绵道。
“还有一个原因。圣人成书是几百上千年前了,现在的人对圣人书会有新的理解。”
荣绵笑,“你这说的也有理。”
“书嘛,时注时新。”荣烺说。
“不过,骑射之事,请父皇下道谕便可,何必注书这样麻烦。”
“咱们国家这么大,父皇的谕旨到千家万户,肯定得花很长时间。不如把书刊校好,介时收回旧书,重发新书,非但可教化这代人,以后数代人,买一本书就全知道如何教导女孩子了。”
“嗯,这也有理。像是许多博学大儒,注书之际,也会将书刊印。这样不能亲听大儒教导的人,得大儒之书,也能明白大儒真义。”
“就是这样。”
兄妹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荣绵说,“你这书听着十分要紧,史太傅学识极好,要不要我请史太傅帮你一起注。”
“那就是个瞎子。”荣烺还记着史太傅拒绝当她老师的事儿哪,跟她哥说,“祖母原本想让他来教我经学,史太傅就说身体不好,不乐意教我!哥,你说,他跟瞎子有什么区别!”
荣绵,“有这事?”
“可不是么?他还不如瞎子哪,瞎子瞎的是眼,他瞎的是心。”
荣绵笑着安慰妹妹,“咱不气咱不气,钟学士的学识也很好。”
荣烺翻白眼,“瞎子第二。”
荣绵惊,“钟学士也拒绝给你做师傅?”
荣烺重重的哼一声。
荣绵给妹妹顺气,“那你说谁就谁吧。”
“我还在想,等我想好跟哥你说。不一定要用朝臣,他们很多人都很傲倨。”
“他们是不了解阿烺你,你比我还聪明哪。要是他们知道错失你这么个好学生,不知道怎么后悔哪。”荣绵哄妹妹高兴。
“这也没办法,谁让他们瞎呢,后悔去吧。”荣烺骄傲又自信。
听着兄妹俩说话,郑太后与荣晟帝都露出欣慰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