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朝廷的角度,的确应该先警告一番,如若江南依旧没反应,再动刀子也不迟。
“内阁以朝廷名义,往江南发一道公函,催缴税款”,永安帝吩咐道。
接着想了下,又补充道:“用词严厉一些。”
“臣遵旨”,李文琦躬身应道。
讲完了江南欠税一事,永安帝又望向程彬:“江南税款若如数缴纳,朝廷可有余力修缮黄河?”
程彬想了下,仍旧摇头:“回陛下,恐怕依旧不能。”
“黄患涉及范围何其之广,工程量太大,以朝廷目前财力,哪怕江南赋税如数缴纳,怕仍是捉襟见肘。”
“嗬”,永安帝眉头紧锁,艰难的喘了口气。
这黄患治理,还真是困难。
斜眼一瞥贾瓒,见他静静的站在人堆里,眯着双眼,似乎这事与他无关一般。
立时便又出声道:“晋王,这事是你提出来的,你可有计策?”
敢情治理黄患这事是贾瓒提出来的,众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贾瓒闻言,笑眯眯的又出列道:“自古以来欲充填国库,无非“开源节流”四字。”
“儿臣以为,这相当简单。”
“开源,便是征收商税,尤其是民间巨富豪商,尤要加收重税。”
“再者,有官员以权谋私,派遣自家亲属、家眷成立商号,由其开出路引,打着朝廷旗号运送贩卖货物,半两银子也不缴,此举必须坚决肃清。”
“节流也简单,我朝不论哪一笔拨款,真正落至实处者,往往十之二三而已,其余皆是被中间各级官员中饱私囊。”
“如若治理黄患,首先必净化吏治,否则便是再多的银子,也治理不了黄患,只会填饱了各级官员的胃口。”
“总之,不论开源还是节流,吏治都是重中之重,吏治不清,朝廷什么也做不成,更遑论治理黄患。”
他这番话说的相当辛辣直白,一丁点模糊的余地也没留,赤裸裸的将现今朝廷弊端,拿到了今天这个正式场合上讲了出来。
大梁有商税吗?当然有,不过相当粗糙,不论货物是什么性质,通通都被定为三十税一,每年能有个二三十万两就已经不错了。。
你卖一车大白菜,也是按这个缴,你卖一车的丝绸,也是按这个缴。
这个税率其实并不算高,但以大梁工商业的现状,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
真正的问题在于,缴税的人,都是些小商小贩,本身也不值几个钱,能收上来这么多,已经是刮地皮之下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