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家瑜瑜炖出来了,如果没有她这么能折腾的话,那这么美味的鲫鱼汤也不会出现。”
“你妈一直以为乌漆嘛黑苦了吧唧的鲫鱼汤才是正常的。”李光明慢悠悠地补了句。
李婶子闻言,没忍住在李光明背上狠狠地揪了一把,“你倒是会埋汰人,咋滴,我炖的鱼汤不好喝?平时也没见你少喝两口啊。
我也不是那腻歪添堵,见不得人好的人,我就是觉得,瑜瑜变化的像今天这么好,已经很不容易了,跟屿川小两口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多好啊。
这拿口粮地建鱼塘那得冒多大的风险呢,能挣着钱固然皆大欢喜,但万一赔了的话,口粮丢了不说,还有可能欠一屁股债,他们一家三口这日子以后咋过?
哪里是我不懂,分明是你们不懂,居然还联合起来埋汰我。”
李婶子是过过苦日子的人。
青黄不接的年月里,家家户户每天两顿饭,全靠红薯充饥,哪怕吃的胃里都犯酸水了,也得压下酸水继续吃,不吃是真能饿死人啊。
还有,一进入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到处都是厚厚的冰,那鱼不得都冻死?
李婶子只要一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替林知瑜发愁。
李光明正了正神色,耐着心思给她解释。
“我知道你是为了他们两口子考虑,但就像瑜瑜说的,在口粮地上建鱼塘养鲫鱼,是为了奔向更好的生活。
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吃得饱穿的暖,不用担心在青黄不接的年月里饿死,也不会在大冬天的冻死。
那是咱们家条件还可以,村里大部分人家这饭桌上别说二米饭,粗面馒头这些,就连野菜都是香饽饽。
现在还能吃上些野菜,等到了冬天,地里口粮产的少的,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只有老人女人没有壮劳力的,那连野菜都吃不上。
都是硬硬生挨着饿,能扛过去就过去了,扛不过去就拉倒了。
日子过得没有奔头,只剩下苦苦挨饿受冻的份,那还叫啥过日子?
瑜瑜不仅上进而且心善,这鱼塘要是建好了,鲫鱼也养好了,再建个加工厂,到时候肯定需要好多劳动力,村里人不用去外面,在村里就能有份工作。
守家在地,既能帮着家里,还能挣着钱,也不比外面挣得少,这人人手里都有钱了,青黄不接的年月心里也都踏实。
都穿暖和了,冬天里也不会有人因为太冷遭不住去世。
不说这么远,就冲你闺女爱喝的这鲫鱼汤,咱们也得支持瑜瑜,没有她折腾,你上哪去买既新鲜又好的鲫鱼去?”
“是啊,妈妈,我要喝鲫鱼汤,我喝完这个身体超级舒坦,心情也好,比那大苦药汤子强一千倍,不,强一万倍。”
李宝珠喝了一碗汤,打了个饱嗝,心情很好地靠在座椅上,笑意盈盈地跟李婶子撒着娇。
李婶子轻咳了一声,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别弄得好像就你们都懂,我啥都不懂一样,放心好了,我也会帮忙的。”
……
李光明办事挺有效率,半晚时分,趁着大家伙都不忙,用大喇叭将林知瑜建鱼塘的事情喊了好几遍,让村里有想干活儿的年轻劳壮都去他那里报名。
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赵青青听到这个消息气的浑身哆嗦,在她看来,林知瑜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应该是她的,林知瑜凭啥那么大手大脚的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