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向赵国求援,赵国推说自己刚挨完打,实在没有余力帮助魏国,一点儿也不顾及十几年前老大哥帮他解了邯郸之围的情谊。
()燕国被秦啃去大半地盘后,都缩水成那个样子了,魏王也不指望燕国能够帮到他什么了。在选择求援对象的时候,魏王直接忽略了燕国。
齐王连见魏使一面都不肯,魏王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赵国、燕国、齐国皆指望不上,至于韩国,更是早早就成了废物点心,让各国给欺负得不要不要的,魏王最后的解围希望就落在了楚国身上。
可惜,他好不容易等回出使楚国的使者,却仍是空手而归。
楚王表示自己虽然有心出兵相助,可楚地实在太偏远了,等楚军赶到魏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还是请魏王自己努力吧,他在精神上支持魏王。
魏王增颓然地跌坐在地上,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任何形象可言。
难道,他就只有降秦一条路可走了吗?
在这个深秋,魏王增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仿佛身边所有可信任的人都背弃了他,他原以为几国之间再有龌龊,面对暴秦的虎狼之师时,仍能一致对外,就像他的叔父信陵君犹在时那般。却原来,一切都是他的错觉。
魏国还未亡,但不知怎的,魏王增仿佛已经看到了六国的末路。
在秦国如此强势的情况下,各国仍然各扫门前雪。来日,新郑、大梁、邯郸、蓟城、临淄、寿春沦陷,又有谁能顾得上谁?
这时,魏王增身边终于有人看不下去,对魏王道:“那廉颇如今就在我大梁城中,他为赵将之时,曾与秦军打过不少仗,没让秦军讨到便宜。既然我方无将可用,王上何不试试启用廉颇?”
魏王增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提议。
他这也是被逼的没法子了,援军找不来,朝中将领完全挡不住蒙骜的攻势。否则,他断然不会考虑启用一个不知根底的将领。
然而,既知廉颇就在大梁城中,秦国君臣又岂会毫无防备?
当魏王增稍稍表现出要用廉颇的倾向之后,秦国安插在大梁城中的细作便开始四处散布与廉颇有关的传言,说他刚愎自用,看重自己胜于君王。他在邯郸最危难的时刻抛弃了邯郸,其为人不可信。若是由他掌了兵权,魏王的性命都掌握在他的一念之间。
魏王增在一家茶楼中听到这话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提任用廉颇的话。
这时,秦国已拔得魏国二十城,设为秦东郡。
……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边魏王愁云惨淡,那头秦国君臣却欢欣鼓舞。
咸阳王城中,秦王政在与大臣们一道庆祝了前线的胜利之后,就是否乘胜追击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有人认为应该乘胜追击,直接打到大梁去。
还有人则认为,应该见好就收,徐徐图之。
老将王翦就属于后者,他对年轻的秦王道:“如今并不是灭魏的好时机。隆冬将至,这仗若要接着打下去,魏国固然会损失惨重,我秦国也讨不到什么好,老臣恳请王上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