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两个大人都不在家,家中孩子让人有些挂心,但她们有什么法子呢,家中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
好在长子已有十二,长女也十岁了,可帮着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否则,她们还真是不好出来寻活计做。
……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次的“招聘”中。
不多时,造纸厂便招满了四百名黔首。实际上,造纸厂刚刚起步,他们只需要三百多人便足够了。
但造纸厂的管事者考虑到有一些黔首可能因为达不到要求而被辞退,刻意多招了一些人。
若是这批人中没有一个被辞退的,也不要紧。负责管理造纸厂之事的王大人已与他们透了底儿。后期造纸厂规模还会不断扩大,招来的人手,总归能用得上的。
造纸厂的管事者们心中有诸多计较,黔首们则心思单纯,不会考虑那么多。
被招入造纸厂的人自然心中高兴,没抢到名额的人也不沮丧。
毕竟,现在黔首们对造纸厂仍然持观望态度,并未觉得能够进这厂子里干活,就一定是什么好事。
他们抢得上就抢,抢不上,就回家歇息歇息,等着来年开春再继续回田里头伺候庄稼。
至于聚在一起讨论这工厂招工之事,倒不曾发生。
毕竟在之前的秦法中,他们许多人无端端聚在一起,也容易被秦吏们盯上。
如今秦法虽放宽了对黔首们的诸多管制条例,但一时之间,黔首们还是不大敢“犯禁”。
恐怕这变法的成效,需得过上一阵子才能看到。
黔首们离开之后,王绾与其手底下的属官开始考虑该如何对这些新招来的黔首进行管理。
这些人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且多是些不识字的黔首。
王绾非但要管理好造纸厂中的秩序,还得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掌握造纸的技术……
嬴政即将此事交给了王绾,便不会总是过问王绾管理造纸厂的细节,倒显得他对王绾的能力不放心似的。
不过,有李令月的造纸厂珠玉在前,也给王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虽说李令月手下为她干活的都是她自己的亲兵,这效率自然是王绾手底下新招的这群黔首比不了的。但王绾思忖着,他造纸厂的产出,再怎么也不能比李令月差太多吧?
若是李令月那边儿产量惊人,王绾这边却惨惨淡淡,即便嬴政不责备王绾,王绾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
他向来是个认真负责之人,在想到这一层之后,便决定去长安参观一下李令月的造纸厂,学习一下李令月的管理经验。
当王绾的另外三处造纸厂也招够了人手,准备正式开始动工之时,被秦王派去楚国的姚贾也回来了。
带着楚国至宝随侯珠。
在面见秦王之时,姚贾对嬴政道:“王上,臣幸不辱使命!”
嬴政闻言,果然高兴。
对于他而言,得到随侯珠,显然不只是得到了一颗宝珠那么简单,也代表着秦国向楚国发起的试探,再次得到了让他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