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老巢有失,他连忙率领集结的六千先锋队回援,途经平原县时,听说对方有两个师,总兵力超过三万人,这下老巢也不要了,转道夏津、临清、聊城,又绕道东平,辗转到了济宁。好吧,已经是第二次到这里避难了,上次是躲德军,这次成了救国军。
济南守军得知援军无望,象征性抵抗了几天后出城请降;第八师又派24团攻占了聊城,25团攻占了东阿,袁慰亭要想夺回鲁北,要么强攻,要么就得绕道豫省了。
独立师这时也攻占了保定、石门(石家庄)、沧州、邯郸,将冀省纳入怀中,也与第八师、第九师连成一片。
武卫右军的落败,使得清廷返京成了笑话。后者再三督促袁慰亭北上“讨逆”,但袁慰亭手中只剩了万把新组编的先锋队,挂着武卫右军的名号,也装备了齐整的新式武器,但战力差了不是一丁点,自保都成了问题,还怎么反攻?
一边倒的战况同样刺激了西方列强,如果不能恢复清廷的正统地位,他们谈判而来的利益就无法兑现。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又令南方各省北上“讨逆”。
南方诸省再次奉行“结盟互保”,对救国军攻城略地视若无睹;西太后无奈下派人联络列强,具体来说,是联络在远东唯一拥有兵力的德国。
救国军情报处也密切关注着清廷及列强的动静,最近更是频繁活动起来,电文像雪片般在总参谋部、独立师、第三军间流转,但所有迹象表明,德军无任何出动的意思,三万多德军在青岛及周边过着渡假般的日子,看着惬意无比。
就在救国军上下迷惑不已时,英、法、德、美四国公使要求会见于寒。
于寒仍在营口接见了各四国公使,原以为对方是来施压的,没想到几国公使这次非常客气,首先感谢救国军营救了几国公使及外交职员,随后要求互市。
关外被救国军控制后,又流入了几,百万人口,加上这几年陆续流入,以及原先人口,现在已超出了一千万,黑、吉两省在彻底控制前,已通过种种手段将其纳入了经济、工业圈,基础早已打下,当地的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
因为时间尚短,与辽东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比关内绝大多省份要强得多,更重要的是,百姓普遍都富裕起来,这是连江南几省都达不到的,因为关外的田赋只收三成,而且再无其它赋税。
这样以来,救国军的辖区就成了一块无法忽视的市场,其购买力在国内可以说是数一数二,各国当然看到了这点,权衡之下,觉得与其消耗人力、物力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还不如做生意来的实惠。
于寒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强大武力做后盾,这些家伙就不是谈生意了,而是直接带兵到关外抢了。不过能拖一时也好,救国军也需要时间消化新占的地盘。
于寒点头后,谈判的事情交给了卫修齐等人。
经过整整一月的协商,与英、法、德、美四国达成了如下协议:
取消营口商埠,但各国银行、商行予以保留;
开通大连湾、庄河、安东三处通商口岸;
以上口岸货物进出口,以及营口各商行须向救国军缴税;
救国军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三艘万吨以上的战列舰,向德国伏尔悭造船厂订购八艘轻型驱逐舰;
与法国、美国则订购了大量农产品及轻工商品;
辽东自产的磺胺、青霉素等药品,以及各式led灯具、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电池等,货源紧张时应优先供应四国。
几国一度想要购买以上药物的技术,以及led,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卫修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可都是下金蛋的鸡,怎么能卖掉?他不知道,后两者即使公开,以列强现有的工业水平也难以造出,即使造出来,也只有限量版。
一场大战消弥于无形,清廷重返京师的打算也落了空。无奈下,打算将长安做为都城,但在这种情况下,定都长安也难以长治久安了。
陕甘总督魏光焘苦了脸,消息传出后,河南巡抚张人骏、两江总督张之洞却松了口气,因为开封、洛阳、金陵都可能被选为都城,以西太后的行事风格,无论什么情况下,享受和排场都是第一位的,丝毫不能打折扣。
果不其然,定都的事情定下后,西太后立即命魏光焘重建大明宫及东、西内苑,差点连阿房宫都想建起来。
魏光焘、刘坤一、宋庆等人苦苦劝柬,西太后才打消了这个打算,随后又准备前往金陵,金陵的条件可比长安好太多了。
张之洞得知后,连忙奏报,西洋各国军舰近日频繁在长江上游弋,受救国军影响,江浙等地的革命党也准备起事,让西太后稍等时日,局势缓和后再来不迟。
西太后马上被吓住了,只好打消了去金陵的打算,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