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TXT > 106 争论修(第3页)

106 争论修(第3页)

而且还跟他保证,一旦做好能用的机子,就付他两倍的制作费。

看池非如此大方又信得过他,张师傅大受鼓舞,开始卯足了劲进行研究和试验。

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后,池非这才知道活字印刷术虽然最早由汉人发明,但实际上几百年来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和使用,大部分印坊仍旧以雕版印刷为主。

活字印刷术无法广泛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一是活字本身的材质不够好。

最早的活字,是用木料做的,但由于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

发明者经过不断试验,最后才改用胶泥作活字。

胶泥虽然比木料要好,但胶泥毕竟硬度有限,多印几次的话,字体本身容易出现磨损,因此需要制作大量的备用字。

尤其是像“之”、“也”等常用字,在一页当中经常出现,所以需要为之制作的备用字就更多了。

后来有人想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困难,所以活字印刷术难以得到推广。

二是挑字工人难找。

活字印刷术需要根据每一页的内容,把相应的活字排在一起进行印刷。

但每个活字不是正的,而是反的。所以挑字工不仅要识字,而且还要迅速把反着的字认出来,这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练习才能熟练做到这点。

以京城为例,大部分平民百姓只要有条件的话,都会让自家孩子去读几年私塾,至少把字给认全了。

这样做不是真想让孩子去考科举,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容易找到一份既轻松又体面的活而已。

京城作为大魏国都,平民识字的比例相对于外地其他地方算是比较高的。

这些读过几年私塾识字的人就算不去考科举,也可以做其他比较轻松的活,因此没多少人愿意做挑字工这种繁琐复杂的工作。

实际上,很多像聚雅斋这类的老字号书坊,印坊里的挑字工都是从自家老员工的孩子里挑选并培养出来的,不仅人员稳定而且也信得过。

三是古代需要大量印刷的书并不多。

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这些最为人熟知的书以外,需要大量印刷的书还真不多。

最多也不过印个几百本或上千本而已,有这功夫弄活字印刷,还不如用雕版印刷更方便一些。

因为这几个原因,几百年来活字印刷术才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如今活字印刷术真正开始得到大量使用,其实是在几十年前由海外来的洋人所带来的结果。

活字印刷术由中土流传到海外后,在洋人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

主要的改进包括活字的材质,以及印刷机的出现。

洋人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不仅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而且坚固耐用,彻底解决了活字材质不好的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