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止朱厚熜,朱厚照的嘴角也疯狂翘起。就喜欢这些后人专挑他爱听的说的样子,多说点。
始皇大大的狗:不过想起来李时珍先生进宫当太医就是为了宫里的医书吧,看完就溜了。
草莓奶糖:哈哈哈毕竟明朝医生生存环境懂得都懂,那真是赚白菜的钱操白面的心。
始皇大大的狗:朱八八背大锅。
朱八八冷哼一声,又是咱的问题是吧,这回咱倒要看看你们能说出个什么花,不过观众们暂时没再讨论。
小撒老师说完,又是熟悉的一段感谢金主爸爸的口播,然后就是四位当代读书人带领观众一起识读《本草纲目》。
朱棣吃着上次郑和从西域带回来的新水果:“这些后人扮演我大明子民衣着发饰之类倒是颇为考究,不错。”
明朝这边父子几人在最初的感慨过后,也都平复下心情,开始父子小板凳排排坐,边嗑瓜子边看天幕。
当代读书人甲:“修《本草纲目》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们大概每五百年有一次大型的官修本草。
而且这都是动用全国的力量去进行药物调查,因为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连官方修本草都是很大的工作量。
但是《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近一百九十万字。可都是李时珍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编写的。
为什么要把《本草纲目》变这么大?李时珍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时代限制,而对一些药物资料大肆的删减。
他说:‘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本草纲目》还立言破惑,李时珍会对前人记录的错误,封建迷信等等。发表他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本草纲目》里面随处可见的时珍曰。”
当代读书人乙:“李时珍强调的就是,医者贵在格物,就是一定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当代读书人甲:“我们知道,科学是永远在推进的,有这样的一个质疑的能力,本身就是伟大的。”
当代读书人丙:“那我们就转到典读会上,让我们来看看主创都们是怎么样识读《本草纲目》的。”
于是镜头转到典读会。
典读会上,田沁鑫院长还首先跟演员们打了招呼:“大家好,欢迎来到《典籍里的中国》典读会。
本期节目,我们将一起走进,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医药学典籍——《本草纲目》。
那么首先欢迎优秀的演员们,先来作个自我介绍吧。”
王劲松老师:“大家好,我是演员王劲松,我将扮演的是李时珍。”
于小伟:“我是演员于小伟,我饰演李时珍的二儿子,李建元。”
姚安濂:“我是演员姚安濂,我扮演李世珍的父亲李言闻。”
田沁鑫院长:“为了把《本草纲目》和李时珍的故事,更好地展现给大家。节目总导演和节目组多次请教专家。
最终我们决定了,讲述李时珍是如何不畏从医难,着书难和出书难,心智坚定。逆流而上完成《本草纲目》的修撰工作。”
王劲松老师:“在这个剧本里,我读到的是,李时珍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被感动了。”
田沁鑫院长:“在戏剧中有这样一首诗,形象地展现了李时珍,面对行医艰难却坚持逆流而上的决心和精神,请王劲松老师为我们读一下。”
王劲松老师:“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主创们:“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田沁鑫院长把他们他们设计舞台的初衷和舞台设计都告诉观众们,然后再次由扮演李时珍的王劲松老师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