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如此,骡马行自然也如此。
李娘子是一直忙到快日暮了,看市上已经人烟稀少,这才洗过了手甚至去里头换了件新衣裳,这才提着今日市上买好的点心,准备再去谢一回薛大夫。
她刚提着点心走到门口,就见一辆马车停下,车上下来一位绯袍官员。
李娘子连忙停步。
她只恍然看到这官员半张如玉侧颜,就有些惊讶——好年轻的绯袍官员。
在坊中的百姓不一定清楚,但在东西市的生意人,都知道官服的颜色代表的官位高低。
李娘子就见这官员入医馆内,行走间像是一片绯色行云。
*
薛则抬头,看清来人后笑道:“太史令来了。”
姜沃也笑问好:“薛大夫。”
临近日暮,医馆大堂里只剩下些零星来问寻的病人,薛则将事交代给其余大夫,带着姜沃到后面她的屋中去。
“太史令今日过来,是要接我进宫的?算着日子,武婕妤也快到了产期了。”
姜沃点头:“正是。”
如今是永徽三年的七月底。
距离姜沃从吐蕃回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媚娘于去岁有了身孕,算起来,今年的七月底八月初正是预产期。
薛则点头道:“我早已收拾好了,随时可以进宫。”武婕妤才一诊出身孕,太史令就特来与她说过此事。三月前,又再次亲来相请,以便薛则早早将医馆之事安排好。
此时薛则拿出已经备好的行装。
“太史令稍候片刻,我再清点下需带进宫之物。”
姜沃就见薛大夫先打开一个木匣,将里面的产钳拿起来试过钳片的活动度。
薛则边试边轻声道:“我后来在医馆待久了,才听孙先生说起,太史令曾私下单独给过孙先生几本医书——而非给太医署,这产钳也是里头所记载的医具。”
“太史令不为朝廷恩赏将此书交给太医署,实在是心思赤诚,为万民考量。”
薛则能想到,这种能解决难产的产钳,若是一开始出现在宫廷,那只怕就是宫廷秘术了。
姜沃望着薛则手里的产钳——产钳与剖腹产一起被称为妇产科的两大跨时代的进步。在没有完善安全的剖腹产手术情况下,妇人生产基本就是听天由命。直到产钳的出现,才大大降低了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
但……
这样的产科神器,在十六世纪被发明出来后,却被隐藏垄断了近百年。发明产钳的家族,为了垄断这项能够解决大部分难产的医具,为了钱财和名声,便把产钳深深藏起来,甚至会在为妇人接生时蒙住妇人的眼睛,生怕泄密。[1]
所以姜沃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把医书交给太医署。
薛则检查过产钳,又再次用棉布细细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