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方抬眼望着正中的木桌。
初次来见公孙方时,董蒙写的就是简体字,只是那时候,董蒙顾着装x,顺带鄙视公孙方,公孙方念想着题目本身,勉强认出简体字,倒是没在字体本身上做些计较。
董蒙点了点头,道:“正是。”
公孙方想了片刻,继而笑道:“敢问小董几岁开始读书?至于几何?”
“这…”
董蒙倒是不好回答公孙方所问的,毕竟从四岁去幼儿园,六岁上小学,到大学毕业二十二岁,差不多以前时间,都是在上学,哎,往事如雨,不想也罢…
董蒙规规矩矩的应道:“已有十七载。”
公孙方的脸上明显有些惊讶,心中暗自叹息,隐门出来的,都是经过数年的苦读,再有些沉淀,才会到了董蒙这等地步。
厉害的,厉害的。。。
隐门世家,果然不负其盛名。
收回心思,公孙方再朗声道:“既是如此,想来小董你也知道,经学上,虽然无先后之分,其中识字,知礼,诵意,怕是要经过多年积累,似成山村落,交通闭塞,不及远行,便是教了几本经意,怕也是杯水车薪,至于笔墨纸砚诸般事物,更无从谈起,我知小董有教化愚民之心,此事,要请你三思而行。”
听了公孙方如此说,董蒙才恍然,怕是自己有些误会公孙方了。
先前虎子学了皮毛,以董蒙的经历来说,学生学不好,尤其是诸如虎子这般年纪的小孩子,那就是身为老师的公孙方不尽职了,如今想来,倒是董蒙先入为主,没有考虑到具体情形。
公孙方来了成山村,是为了隐居避世,绝不是以纯粹的教书先生来了,让虎子这些孩子懂得孝经,多也是讲些浅显道理,至于深厚一些的,怕是这些孩子也理解不了。
至于笔墨纸砚这些寻常花销,亦不是成山村百姓所能负担的起的…
站在公孙方的立场上,此已是最好的局面,当世上,公孙方的举措,多半受人称颂,有着教化功德,若是传出去,可得了极好名声。
若非公孙方教了成山村的孩子,成山村百姓也不会对公孙方如此善意。
只是。。。
这些对于董蒙设想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啊…
董蒙寻思着,过几日,罗平归来了,百姓的事,终究要被公孙方知晓,索性托了底,道:“不瞒公孙兄,不日,便会有受黄巾军波及的百姓,迁徙到此处,想来应会到了几千众人,世人愚钝,若是能教他们向善,通晓道理,应不会再复起张角祸患,董某私下觉得,眼下这些百姓不足万人,又有食盐依存,百姓不为泰山,学识不为北海,远不到挟泰山以超北海的地步,我想兴办学社,让百姓子女不会走了歧途,此行来见公孙兄,便是想请公孙兄助我。”
“于纵横之道,小董你颇有张仪苏秦之风,大善,恩,既是如此,明日还请你先行讲了一遭,容某在一旁听过,再行做了定夺,你觉得如何?”
“这个,我往日所学,怕是与公孙兄有些不同,正如这些文字,做了简化,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