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坡,走村道,不到几百米来到村口大玉兰树下。
彭礼洋正在树上磕着烟锅,见三人到了,领头就走。
上了乡道,就是个十字路口。
往东是通往上川公社的路,往南是周庄,往西则是大竹村。
乡路好走一些,月光洒下,依稀可以辨认出马路。
几人闷头赶路,也不说话。
翻过两座山,来到山脚下的方集村,方集是个大村子,十里八乡的孩童都来这里上小学。
曾经彭万华和两个姐姐在这里读小学,现在老四、老五也在这里读书。
他和老爸送老四、老五两人进教室。
这个年代的小学硬件设施很差。
操场是稍微平整一些的泥地,屋子是土砖墙,屋顶用的是茅草,只有墙根是用一米高的青石板砌成,下雨天不容易坍坏。
教室里,几排架在土墩上的长木板就是桌子了,因为年久失修,木板上凹凸不平,写字还得用包垫底下。
椅子学校是不提供的,都是各自从家里带小凳子,放假了再带回家。
大冬天门不能关,因为没通电,关了就黑黢黢看不见。
冷风嗖嗖灌进来,取暖全靠抖。
夏天更没有风扇,制冷全靠心静自然凉。
一个字,穷。两个字,穷苦。
彭万华叹了口气,他知道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但看到此景,依旧心里难受。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赚大钱。
趁着老爸去老师办公室的空档,彭万华塞了一角钱给老四,“拿着,和老五一人一半。你虽然和老五一样大,但她是妹妹,你在学校护着点老五知道吗?”
老四接过一角钱喜上眉梢,直点头:“知道,谁要欺负她,我就揍谁!”
彭万华点点头,摸了下老五的脑瓜子,对两人道:“好好念书,还有平时下学多看着点老六,别让他疯玩教他多识几个字,不听话就打。”
“晓得了。”老四、老五干脆道。
吃饭睡觉学习打老六,都很熟了,无非从今天起是多了个理由罢了。
勉励了几句,彭万华转身离开,朝老师办公室走,迎头遇到了彭礼洋。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