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余怒未息,下令十余骑突前查探,以防漏网之鱼。。。
此战,近万马韩族兵全数被杀,无一幸免!
待郝昭、阳仪等统步军渡过汉江时,但见尸积如山,恶臭扑鼻,中人欲呕!
阳仪掩面怒道:“李将军糊涂!似等东夷,杀之无妨,然岂能暴尸荒野?若引发瘟疫,我大军皆休矣!”
郝昭闻说大惊!急令大军后退里许,然后驱赶马韩族民掘土深埋之!
汉江畔,李敢令大军歇息一日后,即遣数十骑当先而行,传令各部:“但凡马韩青壮,不问缘由,皆斩!”
数日后,李敢方得汇集数路铁骑,聚集兵力六七千众,一路往南推进,所过之处,但凡成年马韩男子,尽皆斩首。
这一日,又遇马韩部落,李敢便下令包抄,勿使一人走脱!众曲长闻令,互视一眼,一人进言道:“将军,东夷杀我同袍,固然罪大恶极,但首恶已诛,实不必再造杀孽。故末将以为,自今日起,每逢村寨,可先令人喊话,若其降顺。。。”
话未说完,李敢已怒声打断道:“此非本将所愿!只因其等并非诚心归顺!若不斩其青壮,恐复有汉江之祸矣!”
众曲长愕然道:“将军何以知之?”
李敢见问,抬手虚指前方,言道:“待击破此部落,本将便下令其等上缴枪刀兵器,然后再遣人搜之,届时你等自知!”
马韩部落并无城墙,所建栅栏于唐军看来,犹若无物,加之丝毫无备。唐军逼近百步时,该部族民方始惊觉。比及首领渠帅等聚集族兵时,唐军已合围。有悍勇者纠集数百人飞奔来迎,被唐军一次突击,轻易杀散。首领大骇,遂请降,奉上酒肉。
唐军并不下马,于阵中飞出十余骑,令其等上缴兵器。
片刻后,阵前空地遍布柴刀矛矢等,李敢见之,便令其等各自归家,无故出门者,斩!
众族民闻之,纷纷散去。
李敢顾谓众将道:“你等挨家搜寻!但见藏有兵甲者,便斩其青壮!”
众将领命,分遣众军前往。
约一个时辰后,众曲长满面羞惭,拱手请罪道:“末将等见事不明,还请将军责之!”
原来,此部落近两千户,无有兵器者不足五百。
李敢挥手,示意无妨,言道:“马韩皆奸狡无耻之徒,势穷则伏地请降,恕之则寻机反叛,全无信义,只惧刀斧!待尽斩其青壮后,本将再请阳公移民以治之。”言毕,即下令大军继续进发。
十余日后,李敢领军攻至锦江北岸,沿路击破村寨部落数十,大者五六千户,小者不足千人,唐军依李敢之法,依样施为。平定各部落后,李敢便欲渡江,因江边并无林木竹排,只得立营暂驻,令马韩族民作速伐木扎筏。
锦江南岸,大田城,辰王闻讯大惊,急聚众文武商议道:“汉人大军不日便可渡江,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众文武闻之,顿时议论纷纷,或有言请降者,或有言避入弁韩者,或有言起兵迎战者,彼此争吵不休。
辰王大怒!斥道:“你等若有良策,可逐一言之,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众文武见问一静,一人随即出列道:“辰王,汉军勇猛,我军恐非其对手,不如遣使请降,方为万安之策!”
又一人道:“非也!大田城有兵近两万,若倾力一战,定可大破汉军!”
另一人道:“不可!大田城并无城墙,若与战不利,该当如何?以臣下之见,不如退入弁韩,依坚城据守!”
一时间,堂下众文武分成三派,互相指责攻讦,继而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