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内,大家伙儿静等着汪国珍拿出作品,然而汪国珍脸色涨红,好一阵子没有憋出一个字。
他的心神已乱。
自觉即兴发挥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样的诗句。
高下立判。
现场众人大眼瞪小眼,汪大师的诗才竟然不及李建昆?
他可是当下全国最炙手可热的诗人,被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
一股尴尬到死的气氛,以汪国珍为原点,向周围蔓延着。
一位燕园中文系的老师,心头乐呵,不遮不掩地讲,他也认为年轻人追捧汪国珍不是好事,汪国珍的诗在他眼里,是缺少灵魂的,他乐于看见这样的结果,见现场气氛古怪,朗声说道:
“诸位有所不知,台上这位的诗才绝对不差,曾经在这所学府内也是大放异彩过的,他如果走文学这条路,成就也不会低,许多人其实听过他的诗,只是不知道是他所作罢了,比如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李建昆摸了摸鼻尖,有些尴尬,不过他自认对得起査海升。
这一世,査海升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大学期间曾在龙牌刀具厂“勤工俭学”过,如今在政法部门工作,结了婚,有孩子,偶尔写诗,也有几首广为流传之作。
听闻这名老师所言,大家伙儿惊讶之余,亦有股恍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绝对是首好诗,能写出这样诗歌的人,当得起惊才艳艳四个字,也绝对够专业,原来人家只是没走文学发展这条路罢了。
看来李建昆的诗才确实在汪国珍之上。
可惜,又不可惜。
毕竟人家现在的成就,身上的能量,走文学那条路是很难企及的。
台上,李建昆凝视着汪国珍问:“我现在够不够资格评价你的诗?”
汪国珍低头不语,内心剧烈挣扎,才没有拂袖而去。今天是栽了,倘若再多出一个输不起的名声,情况只会更糟。
李建昆继续说道:“在我看来,诗,应该有诗意,经得起反复咀嚼,比如我喜欢的一句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每每读之,体悟不尽相同,越品越有味道。诗歌能被称为文学之冠,遣词造意大有讲究,简洁凝练,意蕴深远,富有节奏,适合吟唱,是它的基本标准。”
此言得到刚才发言的那位燕园中文系老师,用力点头附和。
“你的诗,达到这种标准了吗?现代诗,言语直白是一种改良,但改良是向好的意思,不应该成为丢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诗歌精髓的借口,所以我先说我的结论,你的诗在我这里,根本不算是诗,只能算作一些格言警句。”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追捧你写的那些东西的原因,因为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往往是与年龄成正比的,缺少阅历的在校学生们,现在还很难读懂‘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他们在懵懂的年纪,恰好遇上能读懂的东西,仅此而已。”
“我不反对你这样的人存在,只要你写的东西积极向上,少年人能读懂,总归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份追捧和高调,就有问题了。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诺贝尔文学奖你大可以不用惦记,那个门槛没你想的那么低,真要颁奖给你,全世界都会笑掉大牙,嗯,我恰好认识一个该奖项评委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