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必须有!本官为了他们去抓匪徒,他们不能坐享其成啊!”
董昌言立刻附和道。
“那黄泥岗的匪徒真的是七个人加一个卖酒的么?不对,他们分明是一伙人数上百的积年老匪!”
晁盖忽然声色俱厉起来。
“啊?这,这,下官治下若有如此多的老匪。。。。。。”
董知尹也知守土有责,这老匪盘踞之罪怕也不轻。
“谁说这积年老匪乃是济州治下?我可听说附近有一处横跨数州的三不管地带呐。”
晁盖微笑道。
“哦,哦,下官明白了,我济州、郓州、濮州、广济州之间确实有一个贼人落脚的好地方。人称纵横河巷一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水泊梁山。”
董知尹恍然大悟。那种三不管地带有匪,板子也打不到自己身上。
“但是,那水泊里真的有匪吗?”董知尹有点拿不准。
“我们说里面有,里面就一定有。”
晁盖呵呵一笑,这知尹在衙门里待的时间太长,对城外事物已经不熟悉了。
“额,那梁山老匪一定是作恶多端,极其凶恶的。”
董知尹也醒悟过来,官字两张口,我说有就有。
“不错,那梁山老匪也一定是人数众多,极难对付的。所以,我们要为民请命,去征缴梁山老匪,为民除害,夺回那十万贯财宝。”
晁盖继续撺掇。
“对,对,这些老匪要剿,一定要剿。”
董知尹也回过味来,只要确定了对手,那案子也就算有了突破。至于水泊里有没有劫匪,谁在乎?
“既然要剿匪,自然需要钱粮。董大人为了全州百姓,全州百姓自然应该出钱出力。
豪绅先捐,百姓后捐。事成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拿出十万贯弥补太师老人家的生辰纲,剩下的钱三七分帐。
一次剿匪不成,还可以再剿第二次,第三次,你明白了?”
“明白,明白,下官明白了。”
董知尹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一条金山大道。也不禁赞叹京城的人就是高明,拿了钱财,还得了名声。
所谓又当又立,不外如是。高明啊。
“只是,大人,把事情如此扩大,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董知尹冷静下来之后,又有点小忐忑。
他的为官之道,向来是喜欢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主动把事情扩大的做法,与他为官之道有些冲突,所以有些不安。
晁盖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董知尹连忙亲自端起水壶,给晁盖把茶水满上。
“你可知何为锯箭法和补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