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大孩子外加一个一周岁多的小不点,生活本该万分艰难,但因为她们自己不放弃又有很多人的帮助,没有父母长辈的生活反而比以前轻松快乐。
二老孙媳妇隔三差五就会拿点吃的过来看四姐妹,她腿脚不方便,天冷路滑看她颤颤巍巍走路大家都悬着心。
劝她别老往学校跑,吃的喝的也不用她送,二老孙媳妇却不肯。
老两口都是实诚人,总觉得青阳救他们两条命拿什么东西报答都不够,所以手里头有点啥都想给青阳姐妹们送过来。
了解到夫妻俩的心理之后,青阳提议道:“奶奶,要不这样吧,外边路滑你也别老往这边来了,不安全。我们姐几个没事儿就去你那坐坐,你有啥要给我们的我们自己拿回来,成不?”
那当然好!
一般都是青云青霞带着青月过去玩,二老孙家有什么活她们也愿意帮着干一干。
有一次青云带了针线棉花和布过去,要给成天往外跑的青阳做一副更厚实的手套。二老孙媳妇夸青云手巧,闲聊的时候问青云想不想学绣花,想学的话她能教。
绣花费时又费力,绣出来除了好看点也没啥用,务实的老百姓根本不碰这玩意。
二老孙媳妇的娘以前伺候过大户人家的小姐,学过些手艺,后来又把手艺传给二老孙媳妇,虽然用到的地方不多,但二老孙媳妇始终没丢这些手艺。
青云当然愿意学,她对这些东西自来就感兴趣。
二老孙媳妇也想教青霞,奈何青霞不够沉稳坐不住,手也不够巧,针在她手里跟长了眼睛似的总往手指头上扎,最终无奈放弃。
一个礼拜之后,青阳终于戴上青云给她做的厚棉手套。
手套没什么稀奇的,就是村里大人小孩都有的那种只分两岔的棉手闷子,手套收口的地方再缝一根细绳,方便把手套挂脖子上。
比较稀奇的是手套背面绣的图样,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下边还有一个“阳”字,绣的很平整细致,配色也很好看,特别打眼。
青阳十分喜欢,就真跟个十岁的孩子似的跑去跟好朋友们炫耀。
小孩子嘛,甭管东西好孬,别人有的自己就想要,李媛和荆康康也不例外。
手套都好说,几乎家家都会做,可这绣图案和名字可不是有手就会弄的。
李三儿媳妇先禁不住李媛的软磨硬泡来找青云,让青云也往李媛的手套上绣点什么。
不白绣,李三儿媳妇带了两块豆腐过来,用豆腐抵。
青云觉得这也不是多难的活,而且李媛和青阳关系好,李三儿两口子对她们也都挺好,不该收人家的豆腐。
青阳却在她拒绝之前欢欢喜喜的收下豆腐,回头等李三儿媳妇离开才对青云解释道:“大姐,这东西你都得收,不是跟他们外道,是要让别人知道找你做啥绣啥不能空手来。现在是小来小去的东西你啥都不要无所谓,以后人家要是为大来大去的东西求你你咋办?你白干的多了只要拒绝一回人家就得心生埋怨,犯不上啊。”
“可咱平常也收了不少村里人给的东西啊,我就寻思人家对咱好咱能有出力的地方就出出力。。。”
青阳从地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本不知道从哪儿陶腾来的旧日记本,从前往后翻开来给青云和青霞看。
“村里谁家给了什么东西帮了什么忙我一笔一笔的都记着呢,等咱们有能力肯定要一一回报他们。但是一码归一码,你给他们干活收东西收钱是另一回事,两样不能混一起。”青阳严肃的说道。
青霞惊奇的拿过日记本翻看几页,嫌弃道:“满篇子没几个正经字,都是拼音,还没我写的好呢。”
青云也凑过头来看,有些震惊,但很快也明白青阳的意思了。
她随手从后边翻看几页,错愕的发现后边记了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像字,看不懂。
“这是啥?”青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