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第二章天作之合 > 60-65(第3页)

60-65(第3页)

只不过,安平知县却并不打算这么做。却也不是嫌麻烦,于他来说,断案一事,是非曲直固然重要,但比“是非曲直”四个字更重要的还有四个字:利益利害。

不论冯寄生说的话是真是假,他绑架勒索是板上钉钉的事。容家丢了孩子这事儿,安平的百姓也是从头到尾都看在眼里。而冯寄生本人也不过是一个毫无背景的流民无赖,他没有任何理由为这么一个肯定要定罪的人去细查根由,于他没有半点好处。而容家那边又很是识时务,非但与了他不少好处,甚至在孩子解救出来的当日,便敲锣打鼓地给他送了一块匾额来,在全城百姓面前,把他抬到了为民除害的青天大老爷的高椅上。

安平这地方太小,小到这么多年就只出过一个秀才,虽然不穷,但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搞不出来什么政绩来。他被任安平知县那日就觉得自己这几年又是升迁无望,只盼着早些挪个地方,而现下这个绑架勒索案,正是老天爷赐给他的一次良机,他自然要把握。

虽然这案子该怎么判在他心中早就有了主意,但还是要走个过场。一干人等上堂,冯寄声不出所料地又喊出陈冬是他亲子的话来。安平知县早有应对,请了四个人证,其一就是陈伯,供述陈芸香是自己远方亲戚,后来无依无靠来投奔自己,便认了义父女,陈冬虽然跟着自己姓陈,但生父实则姓容,就是容少卿。第二和第三个人证是程捕头和颜秀才。之所以请这二人来作证,一来是两人都和陈家走得近,更有可能知道内情;二来这两人一个是捕头,一个是安平县这么多年唯一一个秀才,在县城里也算有些威望,写到案卷里也让人信服。第四个人证是城里的郎中,他作证说当日容少卿从绑匪那儿先赎了一个孩子出来,就是陈冬,他当时去陈家给孩子看了脉,次日容家长孙容嘉言才被衙门的捕快们救出来的,也是请他去给诊的脉。

安平知县对冯寄生道:“你口口声声说陈冬是你的孩子,来安平是为带走亲子,倘若真如你所言,怎么收了容少卿二百两赎银之后,不把他的儿子还回去,倒把自己儿子给出去了?再观容少卿,拿了二百两银子,为何不救自己亲子,却要把绑匪的孩子赎回去?天下可有如此荒谬之事?可见就是你信口雌黄!”说罢啪地一声,拍了惊堂木,唤人上刑。

冯寄生待要辩驳,被程捕头上来堵了嘴,紧接着衙役一哄而上,将其捆绑在条凳上杖刑。十几板子下去,冯寄生屁股就开了花,嘴被堵住也喊辩不得。一套大刑下来,冯寄生只剩了半条命,直接被压着按手印画押伏法。

在此案上报的条陈上,安平知县真是用尽了自己毕生的文采。把冯寄生等三人写做是长久以来危害乡里,无恶不作的流匪恶霸,蓄谋已久绑架幼童,勒索钱财。自己如何精妙部署,引君入瓮,未伤一兵一卒破获此案,成功解救了两名幼童。在审理此案之时,冯匪还企图污人清白为自己开脱,自己又如何抽丝剥茧,当众拆穿了他的构陷。此案一破,安平百姓无不拍手欢庆,从此夜不闭户,民心得安。

程川府得了条陈,觉得并无疑意,如此为民除恶,大快人心之案,按照安平县的申报,不分主犯从犯,三个人直接判了秋后问斩,明正典刑。安平知县也如愿得了褒奖,不到一年便得了升迁的机会,倒成了此事的最大受益者。

此乃后话。如今只说安平知县虽有私心,想以此案立威挣前程,但因觉冯寄生攀咬与芸香生子陈冬一事有辱妇女名声清誉,又碍于容家的颜面,是以并未大张旗鼓地审案。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由是安平县素来太平,即便有了纷争矛盾,也鲜少有愿意诉讼打官司的,如今出了一个绑架勒索的大案子,难免引人关注,而其中由以冯寄生和容少卿全都自认是陈冬的亲爹之事更引人热议。

因早前容少卿为着对芸香的那点儿私心,与不少熟人透露过自己与芸香是旧日夫妻的关系,这许久以来,街坊邻里也总能看到他带着孩子招摇过市,俩孩子一口一个爹的叫着,好不亲热,城中人大多还是信他,觉得冯寄生是恶匪为脱罪名胡乱攀咬。

但也有些人觉得歹徒想要抵赖,为什么偏要找这么个看似荒诞的理由?听说那冯姓恶匪还口口声声说能指出陈芸香的身体特征,扬言要当堂对质,可见即便陈冬是他亲子是胡乱说的,陈芸香与他也难保确有什么旧事私情。

这些风言风语传到芸香耳中,她自己倒不怕旁人指摘,却怕由此引得容少卿和容家被人说说三道四,更怕这话被冬儿听见。孩子虽小,也不是不懂事,怕孩子因此生了心病。是以,便以养病为由,一连数日都不许冬儿出门。

只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想要寻清净也难。只在堂审的次日,便有人登门看望,有的是真心出于关心体恤,如高氏姐妹,也有是借着看孩子之由来旁敲侧击打听闲话的。

也好在有高氏姐妹在,并不需要芸香自己怎么费心应对,高大姐让程志远带着冬儿到前院跟着陈张氏去玩儿,一众女子在后院屋里闲聊,两姐妹一唱一和地便把事情给圆了过去。

待有人提起堂审之事,高大姐便带头大骂了一顿三个绑匪,又说这人心险恶,绑了人家的孩子,还要含血喷人。这得亏是孩子亲爹在这儿,要是再往前一年,容家还没来,芸香真是满身是嘴都说不清。

高小妹跟着一叹:“可不是吗,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有些人只当是个茶余饭后的闲话,随口说说,却不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好像前两年张家村那个小娘子,可不就是这么没的?听说她男人去年又娶了亲,续弦又生了孩子,可怜头两个孩子没了亲娘,不知过得怎样的日子……这种事到最后委屈的,都是咱们女人……”

张家村几年前有女子因邻里纷争,被人诬陷不贞,最后投井的事,众人都知道。这会儿高小妹提起这个,再又引起同为女人的共情来,难免引人唏嘘。

高大姐跟道:“后来诬陷她那个邻居和其他跟着落井下石编排她的村里人,据说也没得好下场,听说好几个都长了口疮,还有大白日就莫名其妙掉粪坑里的,可见老天爷是有眼的,背后嚼人舌根的人,早晚要遭报应。”

其余女子也跟着称是,如此,即便有小心思的,有些闲话往后也不好说了。

高大姐又适时换了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劝芸香说从前夫妻有什么矛盾误会都过去了,只看这回这事,容家二爷还是很有担当的。

高小妹也跟着劝说这个家里到底还是该有个男人才是,你们夫妻分开这么久,还能再见着,就是老天爷不让你们分开。众女子便也顺着这话说开,纷纷劝解芸香夫妻和好,一家团聚,又少不得拿自己家夫妻吵架的事举例,说起各自家事来。

众人聊了半日家常,各自道别,芸香送走了其余诸人,找由头留了高氏姐妹单独说话。她心里明白高氏姐妹这半日话里话外地在给她解围,又堵了闲人往后再想嚼舌根子的嘴,心中很是感激。

除此之外,也是知道程捕头和颜秀才都在堂上给做了证,还在官府的文书上签字画押,这可不是小事。毕竟,冬儿确实是冯寄生的亲子,程捕头和颜秀才这是给做了伪证,万一将来案子有了变数,追究起来,连累了他们两家,她真的对不住人家。甚至,人家如此待她,她之前都未亲口与人家诉说实情,倒像是把人家当做外人一般。

芸香拉着高氏姐妹回屋,满心的愧疚与感激,“今天多亏了两位姐姐,才没叫人看了笑话,妹妹心里感激又羞愧,从前没对姐姐们说实话,不是有意想瞒,只是……”

“别说了……”高大姐拉了芸香,拦了她的话,“姐姐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想说的,婶子已跟我们说过了,少卿也特意找过志远他爹还有如玉他爹聊过……”

芸香愕然,她知道嘉言和冬儿出事后,爹娘便把事情原委与程捕头那边说过,却不知容少卿竟也找程捕头和颜秀才单独说过此事。

高大姐道:“这事已经过去了,志远他爹还有如玉他爹给佐证画押的事,你也别担心,别多想,咱们是一家人,自然要心往一处拧,劲儿往一处使。这事儿啊,志远他爹也跟我说过,有没有别的因果,姓冯的掳人勒索是事实,犯的是死罪,犯不着为这种人毁了自己的好日子。”

怕芸香仍不放心,高大姐又接着道,“听说容家那边也没少使劲,花了不少银子打点……再者,这事儿县老爷白纸黑字自己写的条陈报上去的,他也不想节外生枝不是?当官的不比咱们谨慎精明吗,你放心,这事儿出不了岔子。”

高小妹也拉了芸香的手,“姐姐说的对,这事儿再不提了,往后只向前看。才她们在时,咱们说那话也是真心的,少卿是真的待你好,也值得托付,等尘埃落定,吃你们的喜酒,咱们再好好乐一乐。”

芸香已是感动得失了言语,只抬手拭泪,哽咽着点头。

第六十三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