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还是那些山,水依然是那些水,可大腿不再是那个大腿,屁股也不再是他的屁股,整个人在马上渐渐麻了。
可他看看前面的女人队伍,再看看身边的古尔丽她们,他也把心一横,老子怎么也是个男的,还比不过几个娘们吗?
再回头看看跟在后面的崔叔,他发现崔叔也是满脸便秘的表情,他的心情突然就好了,终于找到了同病相怜的人啊!
袁华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断问着古尔丽各种骑行的问题。
随着古尔丽的讲述,一个游牧民族千百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如同一个宝库向他徐徐展开。
首先,马匹的速度是一个波浪线,不能一直快,而是快与慢要结合,这是马匹长途行军的关键。
长时间相处,骑手可以感知马匹的状态,比如它们会出汗,如果马匹在大量出汗,就要慢慢减缓速度,让它们喘息一下。
同时,定期要补充淡盐水,这样马匹身体里的水分可以得到补充,另外不能吃的太饱,太饱马匹在剧烈运动以后会极度不适。
所以,长期行军的战马,会很快消瘦,要尽快找到牧场让它们可以恢复肌肉和脂肪,否则马就非常容易生病。
古尔丽还补充道,“如果是大雪天,要给马匹全身都披上羊毛毯,它们也生命,它们也会感到寒冷。在大雪天,如果极速奔跑,马匹大量流汗,汗水会变成冰晶,会夺走马匹的体温。这时候,如果不保暖,马匹会被活活冻死!”
袁华心里在骂,“握草,你们部落冬天也没有给我过羊毛毯,好不好?让我们自己去捡芦花,自己做一床草毯,冻的要死!”
可他并没有说出来,他明白,这就是草原和大漠上的规矩,奴隶连大牲口都不如。
老阿拉什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奴隶,部族可以自己干!可没有了大牲口,这个部族就会全部饿死!”
当时,袁华还蠢蠢的问,“不是还有羊这些小牲口?”
老阿拉什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反问道,“大牲口都冻死了,小羊能活?”
呃。。。有点道理!这群牧民把马和牛看的极重,冬日还会为大牲口盖草房子,可羊就是一个羊圈,最好也就是带个茅草顶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去年冬天,他们还在羊圈里用泥巴炉子生了火,用来升温。
每当袁华回忆起此地的冬天时,身体便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那寒冷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骨髓之中。这里简直就是人间炼狱啊!他暗自咒骂着。
尽管没有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气温,但从一些日常现象便能轻易判断出温度之低。比如,他撒出去的尿液,转瞬间就会被冻结成冰柱;而那坚硬如石的地面,更是让人难以行走。据他粗略估计,这里的温度绝对在零下十度至二十度之间徘徊。
在如此严寒的冬季里,袁华为了取暖,每晚只能紧紧抱住那些毛茸茸的羊羔入睡。它们身上的温暖成为了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慰藉。然而,即便这样,夜晚的寒意还是常常穿透层层衣物,侵袭他的身躯。有时,他甚至会产生一种荒诞的念头:要是自己也能像这些小羊羔一样,浑身长满厚厚的绒毛该有多好啊!那样或许就能抵御这无尽的寒冷了。
这条山路,弯弯绕绕,队伍在中午停下,在一个溪流边的石头滩上集结。
斥候队还在前进,他们至少要多跑三里地,自己在前方休息,不然如果碰到匈奴骑兵,没有突前的斥候队进行预警,匈奴骑兵就能无限接近营地。骑兵只要开始冲锋,五百米的一里地,他们眨眼就到,失去马速,所有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