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不消一会儿,整个杏鹤村的人都知道乔早早写稿子,写的还是村民们春耕播种有关的稿子,被白鹭日报,闽省晚报看中,还收到稿费了。
就连知青们听到这件事,都感到无比的错愕和惊讶。
“早早这孩子打小就懂事,就聪明。”
“早早这孩子我从小看到大的,她能用笔杆子吃饭,我在她两三岁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难怪乔老头和谢大妈会这么偏爱乔早早,这要是直接偏心眼了。”
“乔老头就是厉害啊,亲自教导的乔早早,如今还带着这个孙女学习医术呢?”
“就是啊!这老乔家的男娃也聪明啊,可是学习医术的却是乔早早,可见她在学医上也有天分。、”
“你们忘记了吗?上次余子炎等供销社的人,不是来杏鹤村感激乔早早救了他们子女吗?”
“这早早九岁能用笔杆子赚钱,还能治疗骨折呢,可真厉害。”
“……”
于阿婆等人对乔早早的好话跟不要钱似的,逢人就夸起来。
一夜之间——
乔早早成为了杏鹤村的红人。
她也成为杏鹤村所有老人,大人眼里的好孩子,其他孩子嫉妒的存在。
不过,第二天乔早早就在白鹭公社出名了。
能登上闽省晚报的稿子,在这白鹭公社虽然也有人做到,但是九岁能做到的人,也就只有乔早早一个。
更何况,乔早早关于春耕播种的稿子,也让白鹭公社得到了闽省领导,县城领导的表扬。
甚至县城那边都对乔早早给出了奖励。
白鹭公社的季星寒书记等人也赶紧商量了一下,要给乔早早奖励。
甚至他们还亲自去了一趟杏鹤村,亲自把奖励的东西给了她。
县城那边给出了十支铅笔,十本本子,还有十块钱的奖励。
白鹭公社为了不超过县城的奖励,则是五支铅笔,五本本子,还有五块钱奖励,并且还有给了麦乳精的票。
杏鹤村这边的大队几个领导人商议了一下,也给了乔早早奖励,十斤粮食,五斤肉,两块钱。
就稿子的事情,乔早早拿到手的钱都有四十多,本子铅笔粮食肉都不算呢?
稿子的事情持续发酵了一周,到周六都还没散去呢?
而周六这一天,乔崇霖和谢酥酥带着乔早早去了公社的邮局。
他们刚到邮局,恰好赵晚晚的电话就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