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让郑国心中更加困惑。
按照原计划,他是要让秦国陷入这个劳民伤财的工程。
可现在看来,秦王似乎早有准备。
"陛下,"郑国试探道,"此工程所需人力物力确实惊人。恐怕会影响其他工程的进度。"
"无妨。"秦天胸有成竹,
"只要规划得当,一切都能兼顾。更何况,此事关系到千万百姓的生计,再大的投入也值得。"
说着,他看向郑国:"先生以为如何?"
郑国一时语塞。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低估了秦王的胸襟和眼界。
这哪里是在向秦国设套,分明是遇到了一个真正懂水利、重民生的明君。
"陛下说得对。"郑国由衷地说,
"水利工程虽然耗费巨大,但利在千秋。若能建成,必将造福万民。"
"好!"秦天击掌,"既然如此,咱们就好好谋划一番。"
他转向范雎:"即刻组建水利署,让郑国担任总工。另外,调拨充足的钱粮物资,保证工程所需。"
"臣遵旨。"范雎领命而去。
望着范雎远去的背影,郑国心中五味杂陈。
他发现自己的计谋,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场真正的治国大业。
深夜的咸阳宫内,灯火依旧通明。
秦天和郑国围着沙盘,将水渠工程的每个细节都仔细推敲。
"自从登基以来,寡人一直在寻找水利人才。"秦天端起茶杯,缓缓说道,
"可惜精通此道者太少。有的只懂皮毛,有的空谈理论,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却寥寥无几。"
郑国听出了秦天话中的惆怅。
他原以为这番话是客套,但看到堆在案几上的各种水利图册,才知道秦王所言非虚。
"陛下为何对水利如此重视?"郑国忍不住问道。
"你可知道我大秦为何强盛?"秦天反问。
郑国想了想:"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励精图治,军事强大。。。。。。"
"这只是表象。"秦天摇头,"真正的根本在于农业。没有足够的粮食,何来的强兵?"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的地图前:"你看这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本该是膏腴之地。可是。。。。。。"
"可是常年受旱灾困扰。"郑国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