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真正的目的,是要让百姓们看到希望,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郑国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难怪陛下如此重视工匠培训,重视民生改善。"
"正是。"秦天欣慰地说,
"你看那些工匠们,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这才是最宝贵的。"
"说来惭愧,"郑国突然道,
"在下原本以为自己很了解水利,但这些日子在工地上,却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这就对了。"秦天笑道,
"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上,而在实践中。那些工匠们的创造,往往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陛下说得是。"郑国深有感触,
"在下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陛下要让百姓们全程参与。这不仅是在建设工程,更是在培养人才。"
"先生果然明白了寡人的苦心。"
秦天满意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不是靠强权,而是靠民心。"
夜深了,花园里的虫鸣声更响亮了。
郑国望着天上的星空,心中感慨万千。
"陛下,"他郑重地说,
"从今以后,在下愿意全心全意为秦国效力。不是为了报恩,而是因为真心认同陛下的理念。"
"好!"秦天大笑,"有你这句话,寡人就放心了!"
盛夏的一天,三千秦军浩浩荡荡地向韩国进发。
但这次他们不是去打仗,而是奉命护送郑国回韩国接家人。
"郑大人,您说陛下早就知道我们的计划,为什么还对您如此信任?"
护送的将领王冲好奇地问道。
郑国望着远处的官道,感慨地说:
"因为陛下的胸襟远非常人可比。他看重的是人才,而不是出身。"
王冲点点头:"确实如此。自从您来了秦国,那水渠工程可是有声有色啊。"
"其实真正厉害的是陛下。"郑国说道,
"他不仅懂得用人,更懂得如何凝聚民心。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