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个年轻工匠正介绍他们开发的新工具。
一种改良版水平仪,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渠道坡度。
"好!"
"看来年轻人也有创造。这个想法很实用,让学堂的学生都学学。"
"我们要把这些经验编成教材。"
"这不仅是技术传承,更是为秦国储备人才。"
"不错,还要配上详细的图解。"年过半百的木匠张老提议,"我发现画张图,能顶千言万语。"
一旁的铁匠李师傅接过话头:"最关键的是要多加实践环节。这些年,我带过不少学徒,光说不练是不行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这些建议都来自多年的教学经验,每一条都弥足珍贵。书记官们在一旁认真记录,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夜幕降临时,秦天来到了大堂。
看着堂内热火朝天的景象,他的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诸位的进步,让寡人感到欣慰。"秦天环视众人说道,
"但这只是开始。秦国的发展需要更多人才,需要你们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这三年,我们不仅修成了贯通南北的水渠,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人才。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秦天的话语铿锵有力,令在座的工匠们热血沸腾。
众人纷纷表态,要为秦国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夜深了,大堂内的灯火依然明亮。
工匠们分成小组,有的整理教学心得,有的编撰图解,有的完善实践课程。
这些凝聚着智慧的教材,将成为秦国发展的重要财富。
三个月后的一个秋日清晨,朝阳洒在工匠学堂的考场上。
新一批学员正在进行结业考核,考场分为机关、木工、铸造等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在测试相应的技能。
总教习郑国和几位老师傅坐在考官席上,认真观察着每一个考生的表现。
经验丰富的老周不时在纸上记录,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这批学员的水平确实很高。"老周放下笔,满意地说,"特别是那个李山,不仅技术纯熟,还很有创新精神。"
郑国顺着老周的目光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