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与颜色:呈蓝白色,北极部分呈淡粉红色,赤道部分偏蓝。
-形状与自转:自转速度较快,整颗恒星呈扁平状,赤道直径比两极大23%,沿赤道的自转速度高达236。2±3。7公里秒。
-质量、直径与温度:质量是太阳的2。1倍,直径约为太阳的2。8倍,表面温度是太阳的1。5倍以上,约为9600K。
观测历史
-古代观测:在古代中国、阿拉伯和希腊的天文学着述中都有关于织女星的观测记录,中国古代称之为织女星,来源于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近代观测:1837年,俄国天文学家瓦西里·斯特鲁维宣布从17次观测结果中推断织女星有18角秒的视差。1850年7月17日,天文学家詹姆斯·亚当斯·惠普尔和威廉·邦德使用银版照相技术捕捉到了织女星,它成为除太阳之外第一颗被拍摄的恒星。1872年8月,美国天文学家亨利·德雷珀拍摄了织女星的光谱。
科学研究
-光谱研究:织女星是第一颗测量光谱的恒星,通过对其光谱的研究,天文学家可以了解恒星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物理性质。
-寻找行星:2013年,天文学家发现了围绕织女星的一圈大型岩石碎片,这使得寻找行星的可能性增大,但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搜寻后未发现行星。
文化意义
-中国神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织女星是织女的化身,与牛郎星隔着银河相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会在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其他文化:在古希腊,人们把织女星想象为太阳神阿波罗送给俄耳普斯的那把七弦宝琴;在阿拉伯语中,“Vega”意思是“俯冲而下的鹰”;在印度神话中,它被称为“Abhijit”,意思是“胜利者”或“不可战胜者”等。
根据目前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尚未发现织女星周围有行星。具体情况如下:
未发现明显行星
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联合观测,没有发现质量等于或大于海王星的行星,而且从织女星盘中尘埃的分布情况来看,也未发现大型行星存在的证据。研究人员在综合了近红外和中红外数据之后,曾发现3个可疑信号源,但后续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不是行星。
存在行星的可能性
织女星周围存在一个碎片场,有冷尘埃环和热尘埃环,其特征与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和小行星带相似,天文学家据此推测这些尘埃环可能是行星形成过程的残留物,所以织女星可能有行星,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目前尚未确定织女星是否有行星,但根据相关研究推测,其行星可能具备以下条件:
轨道条件
-稳定的轨道:若存在行星,需有稳定的公转轨道,使其能长期稳定地围绕织女星运行,避免因其他天体的引力干扰而改变轨道,导致行星与恒星或其他行星碰撞。
-合适的轨道距离:由于织女星温度高、亮度大,行星需在合适的距离上运行,既不能太近被高温和强大的辐射摧毁,也不能太远而过于寒冷,可能需要在距离织女星几个天文单位甚至更远的地方,才有可能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
物理特性
-较大的质量:根据一些研究推测,如果织女星有行星,可能存在质量较大的气态巨行星,其质量至少是地球的20倍,甚至可能达到木星质量的1到3倍,这样的行星能够在恒星周围的引力环境中稳定存在并保持轨道。
-较高的温度:织女星的行星可能温度较高,比太阳系内的行星温度要高很多,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二热的行星,其大气和表面物质可能处于高温、高能量的状态。
大气条件
-特殊的大气层:由于织女星强烈的光和热,行星的大气层可能与太阳系内行星有很大不同,可能更稀薄,或者由一些耐高温、抗辐射的物质组成,如一些金属氧化物或特殊的气体等,以抵御恒星的强烈辐射。
-大气层的流失与补充:行星的大气层可能会因恒星的辐射和高温而不断流失,但同时也可能通过内部的地质活动或其他方式补充气体,以维持一定的大气厚度和气压。
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