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害怕被叛军发现不敢走驰道,绕道小路,走了几日几夜,每日云夭只能吃一点干粮果腹,脸颊很快便消瘦下来。为了不引人注意,她换上了平民布衣,用上让脸起疹子的药水,身旁五个护卫也换上布衣。
待终于到达京兆郡时,她已经精疲力竭,如今京兆郡的百姓也正忙着逃命。
云夭有些疲惫腹痛,徐阿母便扶着她坐到一处台阶上休息。
走了这么多些时日,她脚生了冻疮水泡,但又来不及认真处,她伸出手,轻轻揉了揉自己脚踝。
徐阿母见状,问她:“姑娘身子还好吗?”
云夭无力地点点头,“还行,就是太累了,阿母,我好饿啊。”
徐阿母转头看了眼四周,将手中水囊递给她,“姑娘先喝点水。”
云夭接过,打开几口灌下,却无法阻止腹中饥饿与身体的疲惫。
徐阿母收回水囊后,道:“咱们干粮已经吃完了,不过这京兆郡的人都在逃难,应是有不少人家空了下来。姑娘在这儿等等,阿母去找找有没有吃食。”
云夭有些害怕,却还是点头应下,让一护卫跟随着徐阿母同去,“阿母,你快些回来,我怕。”
待徐阿母穿过拥挤的人群离开后,云夭看着四周排队奔走的百姓,与当初在大兴城中所见没什么不同。
皆是世间惨象,哭声不止,哀嚎遍野。
有几个女人跑来云夭面前,求道:“有没有吃食?求求给点儿吃的吧。”
云夭蹙眉侧过身子,她身后的护卫上前,将那几个女人赶走,“快走快走,我家夫人也没有吃的。”
护卫凶神恶煞,那几人肩膀一缩,立刻转头到了别的地方寻吃食。
另一边,一个抱着襁褓的妇人四处走动着,看见人就问:“请问有见到一个八岁大的女孩儿吗?穿着蓝色的衣裳。”
路人皆忙着逃难,哪儿会管她,不耐烦地将她推开,“没见过,别挡路!”
那妇人也不恼,朝着云夭走来,“请问有见到一个八岁大的女孩儿吗?穿着蓝色的衣裳。”
云夭看着她,淡淡地摇摇头。那妇人很有礼节地道谢,看起来像是大户人家的女眷,眼中一阵失落后,又转身继续去寻。
看着她的背影,云夭手抚上了自己小腹。
不知是不是孩儿感受到,忽然在她肚子里踢了一脚。
正休息的差不多,气息调整过来后,忽然逃难的百姓开始簇拥起来,后方传来尖叫。
“叛军来了——叛军来了——叛军破城了——”
京兆郡城墙本就不如大兴城坚固,再加上这些时日百姓都忙着撤离逃跑,城门大开,又有谁能想到,叛军竟突然来了京兆郡,直接冲入城中,如入无人之地。
护卫面面相觑,“不好了夫人,我们得快点儿先逃。”
云夭一惊,立刻扶着侍卫起身,往后看去,竟真是冲进城门的叛军,有的人骑着马肆意砍杀,有的人拼命奔逃。
她心被揪成了一团,被身旁的人给撞了一下。
“可是阿母……阿母——”她向周围喊了几声,却不见其身影。
“夫人,我去寻徐嬷嬷,你们三,带着夫人先走!若是路上遇到叛军,便往山里逃,之后我们去找你们!”
“夫人,快走!”
云夭咬唇,此刻已经来不及寻徐阿母一同逃跑,眼见杀人的叛军越来越近,她也只得跟随着剩余的三个侍卫,混入人群之中,随着众人往城门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