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卫星
-行星的天然卫星围绕行星运转,如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些卫星上也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存在的地下海洋。
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卫星数量如下:
水星和金星
-水星:没有卫星。水星质量较小且离太阳近,太阳的强大引力使水星周围难以形成和捕获卫星。
-金星:没有卫星。其原因与水星类似,太阳引力影响了卫星的形成和存在。
地球
只有1颗天然卫星,即月球。月球对地球的潮汐、气候等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星
有2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火卫一离火星较近,公转周期短,火卫二则相对较远,它们的形状不规则,可能是小行星被火星引力捕获而来。
木星
目前已知有79颗卫星。木星质量巨大,引力强,吸引了众多小行星和彗星等成为其卫星,如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等。
土星
拥有82颗卫星。土星的卫星数量多且种类丰富,有大卫星如土卫六,也有众多小卫星,其卫星系统复杂多样。
天王星
有27颗卫星。天王星的卫星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轨道特点,对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
海王星
拥有14颗卫星。海卫一是其最大的卫星,轨道为逆行轨道,较为特殊。
太阳系的公转自转及各大行星运转轨道运行规律如下:
公转
-太阳的公转:太阳带领太阳系全体成员以约每秒240公里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公转,轨道呈波浪状的螺旋形,公转周期约2。2亿年到2。3亿年。
-行星的公转:行星均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离太阳近的行星公转速度快,如水星公转周期约87。97天;离太阳远的行星公转速度慢,如海王星公转周期约164。8年。
自转
-太阳的自转:太阳存在自转现象,其自转周期约25天左右。
-行星的自转:各行星自转周期差异较大,如木星自转周期约9小时50分30秒,金星自转周期约243天,且金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
行星轨道运行规律
-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表明行星轨道是椭圆;第二定律说明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面积;第三定律指出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轨道偏心率:行星轨道并非完美圆形,偏心率在0到1之间变化,偏心率越大轨道越扁,水星轨道偏心率较大,而金星、地球等轨道偏心率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