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妈妈说的话渐渐变少了,她也变得没有耐心起来。
柳枝意:“我不知道该和妈妈说什么。”
小男孩:“生活很难吧。”
是的。
工作很忙,她疲于奔命,没有多少精力去分辨语音通话那头,妈妈的情绪。
而在外遭受的委屈痛苦说了意义也不大,反倒让妈妈担心。
所以到了最后,无话可说。
为什么没有多和妈妈说些呢?
柳枝意脑中闪过了很多画面。
青瓦白墙的小屋颤动,四周的树木抖动着缩进地下。
紧接着一栋老旧的筒子楼从地上升起,一盏一盏的路灯竖起。
锅铲在铁锅中敲打的梆梆声在楼道中回响,微风夹杂着饭菜的香气扑上脸颊。
柳枝意对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了。
从学校放学后,不管当天的作业有多少,也不管第二天要上几节讨厌的数学课,这一刻她都是放松的。
因为妈妈做好了她喜欢的菜等着她。
然后两个人坐在餐桌上,妈妈偶尔会讲一讲工作中遇到的趣事,或是抱怨下最近菜市场里哪个菜涨价了。
而柳枝意肯定要谈谈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比如遭受早上迟到了又倒霉遇到班主任守早读,然后被罚后面罚站。
又比如今天学校的饭菜好难吃,向妈妈撒娇多要些零花钱想和同学一起出去下馆子。
不过聊得最多的还是。
小男孩:“你想报哪所学校?”
柳枝意:“你看我记忆?”
“不不不。”小男孩的脑袋摇得飞快,“我没有这种技能,只是身体下意识的反应。”
还是因为那个猫头道具吗?
小男孩:“虽然那个猫头道具让我变得像你母亲,但道具归根结底是因为情感诞生,反应的还是你的感情。”
柳枝意:“你想说什么?”
小男孩:“留下来吧。”
柳枝意因为外地上学和工作就和妈妈经常吵架。
这似乎是很多父母的常态,希望子女在身边,不要离得太远。
“你说了这么一大通,在这等着我啊。”
柳枝意笑了一声。
前二十多年,在意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