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夜上南台戴高山 > 长久的观望永远的传奇(第3页)

长久的观望永远的传奇(第3页)

笔者以为,自古以来,只要能为民谋求福址,必得后人尊敬与怀念。相信,朱府大元帅的灵圣,会保佑郭田村人接轨世界,幸福安康;保佑四方崇敬者,平安顺利。

。?观音翡翠仙谷奇缘

离开青龙宫,我们一行人便向翡翠观音谷进发。采风车开过一段山路之后,已不能继续往前行进了,我们只好下车,跟着向导的脚步,顺着斜坡,一路往下。

据向导说,翡翠观音谷是郭田村尝未开发的旅游山谷,那里深潭遍布,细水长流。从现在开始步行,往返一个来回,至少得两个小时的时间。因此,向导建议我们,若是不想走路的朋友,可以在车里守候。

但是,采风团一行人员,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的。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些从城市一路走来的朋友,不就是想在被视为处女地的“观音谷”中,走上一走吗?

宽阔的土石山路上,大家还是饶有兴趣的,一路谈笑风生。很快,我们转入一段长长的下山小道。那条小道又陡又窄,在密楚间穿梭行进。幸好,纯朴的乡民在我们到来之前,已将两边凌乱的枝条,劈除殆尽。并在脚下,铺上一条尺把宽的水泥土路。尽管,行走起来已是十分方便,但前前后后,还是不断传来女生们惊恐的叫喊声。

是的,对城里人来说,这样的道路,实在是非常艰难的。此时,枫树叶已经红了,和那松枝、竹叶交相辉映,一路上我们采集了许多五彩缤纷的冬日风景。

走上一段时间,便听到谷底有潺潺的流水之声,如琴弦一般。于是,前面的人们开始叫喊起来:“到了、到了!”“太美了,这水太清了!”“好清凉的感觉啊!”“空气真的很好啦!”是的,此时,我们已经进入了翡翠观音谷。

这是一条从头到尾两、三千米的长谷,据向导介绍,之所以叫“翡翠观音谷”是因为:其一,这山形,乍一看如观音坐殿,故此谷自然命名为“观音谷”进入谷底,但见细水清流,一个个深潭之间,颜如翡翠,二者相兼,故有“翡翠观音谷”之称。

我们于中段往下行走,转过几个清潭之后,来到翡翠观音谷的“龙喉”之处。

“龙喉”是一段长方形的深谷水潭,其深不能见底,水色墨绿。更为奇观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小水潭,有三个入水口,三条涧水以三个不同的方向,由此注入,却不见水是从哪里流出去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水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我们问起向导,才知道这三条涧水注入深潭之后,由岩底的一条暗道流出,流经外面的溪流。果然,此处命名为“龙喉”其可谓名符其实也。

除了来时走过的谷底,此谷到此已经没有出路了。在“龙喉”的前面,是一排山壁,无法通行,我们只能到此为止。若想看看此水由何而去,必须攀越这个山岩。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望着那深深的碧潭之水,发一些感叹!

那就只能往回走了,我们不是水,可以回头。从原先走来的方向,往上游行走,去寻找新的景致。向导又说,他将带我们去看一个更深、更绿、更美的碧潭。

跟着向导,我们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谷底穿梭与跋涉,来到向导所说的那个深潭之前。此潭,无名。潭前,有一块方正的巨石,立于谷底,挡于道前,遮去一道风景。

看看后面的人没跟上来,向导在那块巨石边上坐了下来,在他身边,放着一捆白色的尼龙绳。他告诉我们说,这块石头就像一颗心脏,立于谷底,所以村里人都称它为“龙心石”这话太有趣了,并且我想,我们一行人从“龙喉”走到“龙心”估计只走了谷底的一半路程,距龙尾之处,应该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哩。

“龙心”之后,是一潭碧水,的确如翡翠一般亮丽。一条细流由前面的石壁上慢慢滑落,注入深潭之后,沉淀,而后又溢出深潭,流经满地光滑的石壁,并以细薄、清澈的明朗,转过“龙心石”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向下游的“龙喉”方向,流去。

据说,这是一个经历千百万年冲击而成的深坑,乡人用绳子绑上一块大石头,放入潭底,以测水之深度。当放到六、七米之后,绳索用完了,却还未见底。因此,向导特别交代说,要拍照时,一定非常小心,别走太近了,万一脚底打滑,可就难办了。

既然,此处有“龙心石”我们不妨称这一潭之水,为“龙心潭”吧。因其形如心,其色如玉,即使微风轻拂,也纹丝不动。龙之心,应有如此波澜不惊的定力吧。

至此,我们可以说到翡翠观音谷一游了。因为这个地方,是整个谷底的中心点,龙心所在,灵魂所至,也是风景娇点之处也。

之后,采风团在此留下一张全家福。不少朋友觉得体力开始不支,经协商,大家分成两队,不愿意继续往前探奇的,顺着原路返回;而游兴未尽,觉得自己体力尚可的朋友,在大家的鼓噪之下,跟着向导,继续往前行进,去寻找观音谷的龙尾。

又经过几个清潭,我们来到一条十几米高的瀑布前,这条瀑布分为上下两节。冬日之时,水量不多,一道白色的水帘,悬挂在石壁之上。故此,少了那份“飞流直下”的感觉。那水贴近石壁,以慢慢的姿态往下滑落,有点悄无声息的感觉。这就是“龙尾”了,翡翠观音谷之尾。游人至此,也已经是无路可走了。

在闽南诸多的风景之中,显得壮观奇丽的瀑布并不多见,多半只是细水清流,温婉贴心的小水帘,但这,已经足够意思了。

更让我们兴奋的是,在瀑布左侧的山壁上,有一条“u”字形的千年老藤,从石壁的高处垂悬下来。它的藤条似乎有手臂那般粗大,让我们可以站在上面、靠在上面、躺在上面尽情玩弄戏耍。这条古藤的确太老实了,因为此地没有开发,没有人在这古藤下面,写上“千年老藤,禁止攀爬”的字样。让我们几个无知的作家,随意折腾。

但我想,倘若观音谷全部开发了,这条老藤,又将如何面对往来的游人香客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