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并行制中的“国”,实际上指的就是侯国与王国。
可为何时至今日,在天下人的心中形成了列侯不能染指封地事务的铁律呢?
那是因为在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刘启对本朝的爵位制度进行了一次改革。
自那之后,侯爵再也不能与公、王二爵相提并论。
那么既然孝景帝能改革,今上又为何不能呢?
杨仪一时想的入迷,后来诸葛亮看见了他手中的奏报,出言点醒了他:
“你手中的奏报,是何人送来的?”
被诸葛亮点醒后,杨仪方才连忙将手中奏报拱手奉上:
“是大司马送来的。”
听到是糜旸送来的奏报,诸葛亮脸上露出笑意。
诸葛亮的动作很快,他一边笑,一边伸手从杨仪手中接过了奏报。
在展开奏报的同时,诸葛亮对着杨仪打趣道:
“之前吾派出数波使者问询荆州战事,吾是想子晟不要太过激进,对东吴当徐徐图之。
吾倒不是不信子晟的韬略,只是荆州残破多年,粮草不足,岂能支撑起连绵大战?
子晟是不当国,不知稼穑艰难。
吾料之,荆州应当是粮草不济了,子晟这是向吾求粮来了。
这孩子,也该让他吃吃苦头。”
说着说着,诸葛亮的目光有意地朝着身前案上的一摞公文送去。
那摞公文皆是关中各县送来的。
眼瞅着春季将过去,即将要进入夏收的季节,那些公文正是向诸葛亮禀报各县小麦的生长情况的。
按照各县的说法,各县今年的小麦长势喜人,应是个难得的丰收之年。
这代表今年夏收顺利完成后,大汉的粮食困境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如此一来的话,节流之下倒是可以送一批军粮前往荆州。
诸葛亮嘴上虽是说着要给糜旸苦头,但他心里却想着要给他的好大徒送粮。
只不过嘛,就算是算无遗策的卧龙,有时也会有疏忽的时候。
当诸葛亮的目光重新汇聚在手中的奏报上后,饶是糜旸曾给过他太多惊喜,这一刻他还是被奏报中的内容给惊到了。
子晟要一举灭了东吴?
诸葛亮拿着奏报的微微颤动,他的目光更是死死盯着奏报上的每个字。
“老师,弟子打下了永安,已经有好多粮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