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桂花听他说完没一会儿就响起了呼噜,好笑的嘀咕了句:“睡的楞快,跟猪一样。”
*****
转眼到了县学报名的日子。
唐文风拿着宁老先生写的推荐信,坐上骡车去了县里。
县学统一挂着松鹤书院的牌匾,相当于政府出资办的,环境不算多好,比不得私塾,但在这里头教学的夫子也是真材实料。
听说紧挨着京城那些个县里的松鹤书院,在里头教书的夫子还有退下来的三四品大员。
虽然消息可信度有待考证,不过也间接证明了紧挨着京城有多吃香。
报名过后就得住在书院里了,平日除旬假不得轻易外出。
唐文风目送唐成河走远后,一手拿着推荐信,一手拎着自己的包袱,大步上了石梯。
书院门口一左一右站着的护卫伸出手。
唐文风将推荐信递出。
左边的护卫看过后,对右边的护卫点了下头,这才将他放行。
书院坐落在九十九阶石梯之上,每个入学的学生都要先爬石梯。入学过后,便不会管你是抄小道还是走大道进出书院了。
唐文风一边在心里吐槽事儿多,一边嘿咻嘿咻的爬着石梯。
这石梯又陡又窄,一阶当普通石梯两三阶,等到爬上去,唐文风只觉得腿都软了。
“哎哟,又来一个。”报名地点就在离石梯三米远的地方。一个蓄着山羊胡的中年人笑眯眯的看着唐文风。
见报名地点这么近,唐文风也不急了,吹了吹地面上的灰,一屁股坐在地上,准备歇了会儿。
山羊胡被他这个操作惊的愣了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不拘小节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读书人都很是讲究礼节,绝不会席地而坐。哪怕是农户出身。
“这小子有点意思。”山羊胡捻了捻胡须。
等看见有一个人喘着粗气出现在石梯拐角处,唐文风这才起身,拍拍屁股走到摆放的桌案前,将宁老先生的推荐信放下。又从包袱里掏出一个铜制的铭牌,铭牌是官府发放的,用来证明自己是童生的标识。
山羊胡刚把推荐信打开,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就先瞄到了刻有童生二字的铭牌。
他拿起来看了看,又抬头瞅了瞅面前的人,问:“你是唐文风?”
唐文风点了下头,心里纳闷儿,他这么出名了?县学里的夫子都知道他?
山羊胡摇着头感叹:“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竟然会来县学。”他以为这种年纪就考上童生的苗子,会去墨华书院。
墨华书院是易阳县最出名的一所私塾,由县城里的几个大家族出资合办。院长是特意从府城请来的一位老先生,曾在国子监教过书。
自墨华书院创办之初,两家书院便不对付。到如今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不至于在街上偶遇时,互相呸一声,但也是互不搭理的状态。
山羊胡好奇:“能说说你为什么会来县学吗?”
唐文风斟酌着:“您是想听实话还是。。。。。。”
山羊胡挑眉:“自然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