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与吏,一直以来都是官高高在上,吏则是小吏,特别是明朝禁止了吏员参与科举后,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高义欢意图提升吏的地位,两者并举,官来决策,吏来执行,并允许干得好的吏员,转为官,了解一些特定技术的官员,也可以兼任吏职,来提高吏的地位。
这种改革后,朝廷许多具体的事务都将由吏来执行,而为了让这些吏能安心做事,高义欢下旨,并记入组训,严禁吏员结党、参党,违者革职,视情节轻重,还要判以流放、入狱、杀头等刑罚。
党这个事务出现后,就很难消灭掉,并且会逐渐形成趋势,高义欢这么做,只是希望以后即便党争再起,只要具体执行事务的吏员,不参与其中,国家便依然能够继续运转。
在大魏,政治大学算是文科,事务大学则算是理工科,而还有另一所大学,则是早已更名的帝国军校,算是兵科。
这三所帝国大学,分别为大魏朝廷,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高义欢高屋建瓴,却又不是个特别勤政的皇帝,内政方面他不怎么管,选择了能够很好领会他意愿的李岩来推行改革,而帝国军校的事情,则由他自己来处理。
两党案确实给魏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大批官员被罢免流放,短时间内恢复不过来。
在两党案后,除了东南有事外,大魏朝野基本安定下来。
东南之事,一时间无法解决,高义欢一面令户部拨款,稳定江南工商业,扩大与日本,西亚、南亚的贸易,一面加大投入,打造战船,铸造船炮,等待时机。
这些事情,有官员去做,而高义欢的精力,则投入到帝国军校的建设中来。
时间一晃,到了武鼎五年秋,魏国即将迎来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秋操,高义欢决定,趁机检验一下成果。
九月下旬的一天,长安城内的百姓,惊讶的发现,朱雀街道上多了许多衙役和玄衣卫,并禁止马车在街上通行,不时还有一队兵,在街道上走来走去,令百姓都十分惊惶,以为又要发生什么大事。
很显然,南北党案的影响还没过去,不少人都开始担心又有事情要发生,百姓们议论纷纷。
“前朝的时候,要大开杀戒就是这个排场,指不定是谁又要掉脑袋了!”
“不会吧,不是刚下旨没多久么?”
“你知道啥,这事可说不准,自古都是兔死狗烹!”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不明所以,忽然远处一支排列整齐的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他们清一色的新式军服,大檐帽,腰间扎着牛皮腰带,背上刺刀雪亮,当先一面旗帜上面绣着“帝国陆军大学”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