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泠的回答很统一,他没有事,能看书,能吃饭,只拜托她们,不要将他重伤的事情告诉叶秋水,以免她担心。
“我既然活着,不是死了,那就不要告诉她,她远在西北,常逢战事,本就忧思,将这件事告诉她,也只是平白增添她的愁绪而已。”
众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叶秋水在军中当大夫,战事紧迫时,便是九死一生,坏消息告诉她干嘛呢,除了让她担忧没有别的作用,既然人已经醒了,没什么大碍,那也不必急着告诉她,又不是急着叫人回来奔丧。
养伤的日子很孤寂,吴院判说,他伤入肺腑,要养很久很久,起码半年,新帝是个通情达理的君主,听说了这件事,大手一挥,让他安心养伤就罢,待伤养好了,再回来上值也是一样的,并赐下诸多赏赐,江泠都收着了。
以前,他有个上了锁的盒子,里面装着地契,田产,这些都是先帝在位时给他的赏赐,江泠全部存起来,但是官兵搜查的时候,盒子被打烂了,里面的东西也散落一地,许多钱财被抢走,只
有信件不值钱,没有人动。
江泠重新找了个盒子,将官家赏赐的那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锁起来。
入秋后,天气转寒,江泠大病一场后极度畏寒,如今才只是初秋,他便裹上了厚厚的衣袍。
徐微随父亲一起上门拜访的时候,发现他呆呆地坐在庭院里,膝盖上盖着毯子,手里抱着一个暖炉,有些失神,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很难从这个形丧魂消的男人身上窥探到过去的风采,徐微在下人的带领下绕过前厅,走到后院,江泠反应有些迟钝,好半会儿才开口,“徐老,徐娘子。”
“你不用起来。”
徐翰林抬手,示意他继续坐着,他走近几步,关心道:“嘉玉,你的伤怎么样了?”
“还好。”
谁来问都是这个回答,江泠不想让别人担心,不愿麻烦别人,太医为他换药看伤,他也是咬着牙从来不挣扎,再苦的药都可以一口喝下,能自己做的事情绝不假手于人。
江泠让下人过来看茶,徐翰林与徐微在庭院里坐下,徐翰林简单地关怀了几句,叮嘱他一定要好好休息,秋后,曹宰相就要被凌迟处死了,曹氏一党的罪一直清算了三个月才结束,朝中空了许多职位,百废待兴之时,像江泠这样有才能的人,将来不愁前途。
徐翰林有心拉拢,严敬渊也有这个意思,他一直想为自己的学生定门好亲事,徐家的娘子就很不错,就是不知道江泠的意思。
这次过来也是想亲眼看看,江泠的伤病究竟怎么样了,若是真的病入膏肓,自然也不能推女儿入火坑。
看到他病骨支离的模样,徐翰林一是吃惊,惋惜,而是犹豫,这门亲事还得再从长计议
谈完公务上的事,又关怀了几句,徐翰林起身要离开,他抬手按住江泠,“不用送不用送,你歇着吧。”
走出庭院的时候,徐微忽然说:
“爹,您不必为此烦忧,实话实说,女儿并不愿意嫁给江嘉玉。”
徐翰林停下来,“怎么?你是嫌弃他一身伤病?”
“非也。”徐微摇了摇头,“爹,您有所不知,江大人已经有心悦之人。”
徐翰林一愣,“真的?”
徐微颔首,“是,所以,这门亲事还是算了。”
“你怎知他有心悦之人?”
“先前在白鹿寺打听到的。”徐微答道,停顿片刻,又说:“爹,我有些话想同江大人说,您放心,女儿有分寸。”
徐微在京师素有贤名,徐翰林不担心她会胡来。
他点了点头,徐微欠身一礼,转身回到庭院。
她头上带着帷帽,遮住脸,绕过长廊,江泠还坐在原地,低头翻着书。
“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