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的父母我见过,可偏成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是啊,做儿女的孝敬父母没啥,可也不能连弟弟一起孝敬,就算是帮助弟弟,那也是在弟弟实在是条件差,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帮助。”
店铺里请的员工,一部分是文川的妻子孟玉芳娘家那边的亲戚的家的孩子,有的是电机厂回城没有工作的知青,也是挑选的家里条件差,孩子人品过硬的那种。
厂里的同事家的孩子,当然知道文老三文老四与孟玉敏是自己老板弄进电机厂的。
立马大声的说,,“我们老板可不是没有良心的人,也不是不帮弟弟妹妹,我家就是与老板家里一个厂的,前两年,我们厂响应号召接收知青与转业军人,老板的两个亲弟弟与老板娘娘家的亲妹妹,都是我们老板提前得知消息,给他们送信,帮衬他们进厂的。”
另外一个喊文川为文叔的小伙子,也点头,“我家就住在文叔家楼下,最是知道文叔家的情况。
当年文叔饿晕以后,稍微休养好身体,就学着钓鱼改善生活。谁知道文叔还真有钓鱼的天赋,一学就会。
自此文叔一休息就去钓鱼,钓的鱼家里吃不完就卖给厂里,卖给国营饭店。
还多次我们厂家属区一群小孩子跟着文叔去钓鱼,文叔还给一群孩子们分鱼。
那些孩子们能做什么?也就是跟着文叔家里的孩子们玩,呦呵着帮忙文叔抄鱼,其实不用孩子们抄鱼,那鱼文叔也能自己弄上来。
可他还是给孩子们分鱼了,遇上钓到的鱼多,那两个孩子一条鱼,遇上钓到的鱼少,三个孩子一条鱼。
咱们厂的不少人家都吃过文叔送的免费的鱼,他对外人都如此,如果不是做亲人的伤透了他的心,即便养老费都给到了二十年后,也不可能一点也不管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叔前面三十来年一直被欺负被压榨,他现在未来三十年想过点安静的生活,有什么不对?还来我们店里找麻烦,呸,真不要脸。”
一位小姑娘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更是气愤的说,“都觉得老板开了两家店铺,很有钱不孝敬父母。可事实上,我们的货物全来自港城,是我们老板自己去花都时联系上的当地的老板。
那老板开始从花都给我们老板发货,那时候我们老板摆摊挣了一些钱,可想着做大生意,才开了现在的店。
那花都的老板听说我们老板自己开店了,就介绍了港城他亲戚家里的厂子与一些亲戚的熟人,直接从港城装货轮发货过来,为此我们老板还借了好大一笔钱,做押金。
如今还欠着债,你们这些人只看见我们老板开店了,却没有看到做生意背后的不容易,也没有看到背后欠下的债。。。。。”
小姑娘是孟玉芳娘家最大的堂哥家里的女儿:孟岚。
是个嘴皮子利索的小姑娘。
自然要帮着自家姑父说话。
不少人也纷纷的发表议论,“哎哟,做生意也不容易啊。”
“那是,从港城直接发货,自然要收押金啊?”
“难怪,他们家的东西就是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