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孩子,因为住在电机厂家属区,与三姐来往多了,也听多了三姐家的事,自然更亲近三姐。
孟二姐不爽的很,从老三家里的男人做生意发家开始,如今她在娘家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让她很是不爽。
都在娘家风光了多年,忽然一下子有了落差,她心底不平衡。
特别是知道老三两口子都买了小轿车以后,那更是不平衡。
经常说:做生意发财有啥啊,商人成份不好。
如今跟着父母住的孟老四一家对于三姐送回来的年礼,那是喜欢的不得了。
像是没有听见二姐的话。
不搭理。
孟玉芳的地位,在娘家已经被抬高了,但她却反而想开了,不在意了。
司机小吴送完孟家的年礼,又开车回去装礼物给文家的二老送。
弄堂里
文家的小院外,小吴一趟趟的运送年礼,啥啥都有。
文昌夫妻也在。
“啧啧,老文啊,你家老大这是发了大财,你哟,如今后悔了吧?那么好的孩子,让你硬生生的给推了出去。”
“可不,当初文川那小子多孝顺啊,如今都不愿意回来了,显然是这心啊被偏心的老文两口子给伤透了。”
“换谁,谁不伤心啊,所以老人偏西可以,但不能太偏,都是亲生的孩子,就算手指有长有短,但也要有个度。”
“就是,这养老啊,不能把希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多放几个身上,这老年生活才过的舒心。”
“老文两口子亏大了,把个发大财的孝顺大儿子,生生的给磋磨成了再也不愿意回家看见两口子,被寒透了心的孩子。”
送来的年礼,大半依然归了文昌家里。
但在场的邻居都看到了,都可以证明文川是孝敬了父母的,至于孝敬给了父母,父母怎么处理,就不是文川能管的。
之后的二十年,文川给父母请了人照顾,重新装修了房子,但自己几乎不来曾经的家,后来也就来过两次,父母死了以后,他来过。这是后话。
三四年后,文川买下电机厂周围很大一块地皮,盖起了一家电器厂。
几年后,赚的盆满钵满的文川又开了另外一家厂:电脑,商城中有技术,还为了技术来源合理,弄出来了一个人,一个海外研发团队。
文川就是“买”的他们的技术。
几年一个新技术,一个新领域。
文川的生意越做越大,横跨多个不同的领域,成立了一家:新世界,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