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来林城一周了才开始想着去看看外边,好好去玩吧,年轻人多出去走走,林城的生煎还不错。”
陶栀子走到半路又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我尽量早点回来打理池塘,刘姨放心!”
刘姨像是被她质朴的话逗乐了,笑着摆摆手:
“那又不是你工作,有空的时候帮帮忙就可以了,我们有的是人手。”
虽然刘姨这么说,但是陶栀子倒是认为这是一种人道关怀,她决不能将这份他人的客气当做理所当然。
她租房,帮忙干点杂活,刘姨将她的劳动折成房租。
这倒是个不错房东和房客的和谐关系。
林城的清晨很有特色。
步行出了公馆正门,陶栀子穿行了整整三条街才能看见闹市的踪影。
很多家早餐店都大排长龙人满为患,陶栀子被这阵仗吓了一跳,心想是什么人间美味能让队伍排上半条街啊。
她在心里默默记下地址,心想明日早点过来,一开门就来,就不用排队了。
最后,她寻了一家生煎铺子,找了个临街的座位,一边吃生煎包一边观察行人。
漫步的老夫妻一路有说有笑,老奶奶身上花裙子款式和色彩都比安州的新潮很多。
行色匆忙一身正装的上班族,手里拿着杯封口的都豆浆,和两个装在塑料袋里的肉包。
这就是林城,老年人悠闲,年轻人奔忙的城市。
陶栀子一边吸着生煎包里的汤汁一边陷入了沉思。
福利院的方院长二十年前在林城的金融公司当高层,她本应该会一辈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却离职后带着全部资产回到安州,开了第一个私立福利院。
人人都说方院长家底殷实,但是再殷实的家底也无法供一百多张嘴天天吃饭,而且很多孩子是因为身体缺陷而被弃养的。
比如陶栀子就是。
她从小见惯了各种孩童身上的先天疾病,方院长无数次向社会各界寻求援助。
有一些孩子接受治疗后痊愈,被人收养,有一些孩子病情特殊,只能早早等死。
福利院的人总说陶栀子命苦,但是能活着抵达成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她吃完了最后一颗的生煎,心满意足地擦擦嘴,继续在老城的街道上漫步。
下午,陶栀子提前回了小木屋,在屋内躺了一个小时,保证自己充分休息好了,再精神饱满地前往藏书阁。
原以为今天可能会走空,见到屋内穿行着那个年轻身影的时候,她的好心情又灿烂了几分。
“呐,这是答应给你带的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