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才留意到,她那没有血色的双唇。
“可惜,我生病了。”
“生了什么病?”我关切地问。难道是因为生病,才做出了自杀的举动吗?
“我也说不清。”她用双臂把两腿环抱得更紧了,头也低了下去。
不知道她是真的说不清,还是不愿说。
看到她这副模样,我有点心疼。明明是笑起来那么美好的女孩,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我不想逼迫她说什么,这时候只能静静地陪伴。
或许是我的沉默让她更加地信任我,愿意多说一些:“我,就是突然地……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这样,我觉得别人不会……”
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能感觉到话语间的恐惧、羞耻,仿佛她是做了一件多么见不得人的事,难以面对,更难以示人。
这是典型的病羞感的表现,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疾病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而体验到的强烈的羞耻感。
这样的病人,在本身疾病的困扰之上又增加了一层心理的压力,孤立无援,不敢发声,亟须外界的理解和公平对待。
“所以我会进疗养院,我知道的,他们会送我进疗养院,还得有人看着。”
他们会送我进疗养院,还得有人看着……
她最后这句话,触动了我的专业嗅觉,我感到熟悉。
这种情况放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也是有的,被送进医院,还需要被人看着。
难道,她的疾病本身就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和别人不一样。”
我继续保持沉默,专注地听她说。
然而,她却再次停顿了。
她抬起右边的胳膊肘,撑在膝盖上,几根修长的手指支撑着下巴,遮挡了嘴,只露出脸的上半部分。与此同时,也低垂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