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十六,温皇后生辰,我备了份大礼要送。”
高子瞻看向他,愣怔一瞬。
萧河却不再多说,转身就走,只是临到门口才说:
“三日后,我会准时送延青走,你要不要送送?”
高子瞻目光落在那盏凉掉的茶上,过了片刻才淡声道:
“不了,我去只会让他生气。”
未必见得吧,萧河回头望了他一眼,随后转身离去。
妙善守在书房门外,瞧见萧河不作任何停留,大步离去,思铭跟在其后竟连招呼也来不及打一个。
妙善心感不妙,转头回望小书房内,只见高子瞻捧着一盏已然凉掉了的茶坐在书案前,竟神情透露着少许落寞与脆弱。
——————
三日后。
高子瞻嘴上说是不来送兰延青,但临近出城时,还是没忍住来了。
兰延青和萧河还坐在轿子里,两两相望,竟无话可说。
“送我去哪?”
沉默片刻,兰延青问。
“泉州。”萧河没跟他说过,出了城后的事都是高子瞻安排的。
“泉州?”兰延青又将这两个字嚼了一遍,忽而脸上露出一抹讥讽的笑。
“是高询安排的吧?”
萧河抬眼望向他,这般轻易的被兰延青猜到,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兰延青虽向来与他走动甚多,举止也更为亲密,但高询却要比他陪伴在兰延青身边的时日更多。
他们之间的过往故事,大多都是兰延青闲来无事时,絮絮叨叨的在萧河耳边说过。
萧河记性不差,兰延青说的,他都能记得。
高询与兰延青曾相约过,若是仕途平步青云,三十而立那年便携手同行下勉州。
勉州依山傍水,一睹大好山河昔日风采。
若是仕途坎坷,则去淮州,那里的人们会酿最好的酒,那里的舞娘笑语温柔,醉死温柔乡也不为过。
只不过当年兰延青笃定去往淮州的路上,怕是只有他一人而已。
高子瞻即生在高家,即便不是文韬武略之才,也能靠着高家扬名立万。
更何况高子瞻从小刻苦勤练,文武双全,名利双收可谓垂手可得。
兰延青便道,淮州好,也不好。
他心软,见不得兄弟不好,又见不得兄弟疏远,两两陌路。
淮州是个好去处,但并不适合兰延青。